下一位草頭王胡王得到她之後,沒有封她為玉仙妃,而是押到菜市口斬首示眾,以平民憤。
也是表明自己沒有被她迷惑。
其實他很捨不得,因為這一年的秦瑤玉風華正茂,猶如盛開的牡丹,國色天香,姿容絕世,是他平生見過最美的女子,但為了皇圖霸業,必須有所取捨。
這樣的結局,秦瑤玉早已料到,所以並不意外,慨然赴死。
她想活,但如果必須得死,那也沒什麼。
胡王見她如此從容,多了幾分欽佩,說會將她好好下葬。
她無所謂。
活著她都主宰不了自己的命運,何況死後?
曝屍荒野或者入土為安,於她沒有什麼區別。
到了菜市口,憤怒的百姓向她扔爛菜葉、砸臭雞蛋,問候她祖宗十八代,詛咒她生生世世不得好死,她都一臉漠然,無情無緒。
直到胡王問她遺言,她才抬起頭,認真的問道,“我有何罪?”
她活了二十六年,向來與人為善,唯一主動害過的只有崔家,那也是因為他們先害她。
……還有另外一些,是她在反抗中弄死的,算不得害人。
胡王的幕僚義正辭嚴地說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話,意思就一個,她禍國殃民。
可是她沒有,她真的沒有。
頭被砍到地上,身首異處,也不想承認自己有罪。
軍閥將領草頭王們,爭的明明是權勢地位,不是她秦瑤玉。
兵戈四起、疫鬼橫行、生靈塗炭,也不是她造成的。
亂世早就來了,她只是亂世中苟且偷生的一介草民。
憑什麼將所有的罪孽歸結於她?
憑什麼讓她受萬民唾棄?
長久以來被壓抑的怨氣、被當做貨物一樣送來送去的痛苦、死後惡名加諸的激憤,在那一刻通通爆發。
她不在乎能否投胎轉世,只想求個公道。
如果是第一個任務的九萬,壓根理解不了秦瑤玉的心情,但現在的九萬是文化人,因此能夠理解。
秦瑤玉最後的疑問,她也能回答。
好姑娘,你無罪,有罪的是這個世道,是那些慾壑難填的野心家。
玉仙妃也好、禍水紅顏也好,都是他們強行給她加的標籤,她從頭到尾都是受害者。
只不過,用女人來當墊腳石、替罪羊,彷彿是種喜聞樂見的慣例。
寧為太平犬,莫作離亂人。
亂世中的百姓怨氣也很深重,需要為自己的苦難找個宣洩口,一直在當權者手中輾轉的秦瑤玉,一旦被推出來當靶子,便是最好的人選。
真相有時候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承擔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