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茅替自家女郎高興,小聲道,“姑爺真體貼。”
九萬微笑附和,“是很體貼。”
這位體貼的崔郎君,後來為了家族利益,親手把秦瑤玉送到別的男子床榻上。
秦瑤玉這一生的悲劇,是從嫁給崔雲幕開始。
原劇情中,兩人沒有趕上婚期,崔家失了顏面。
崔大夫人本就不喜秦瑤玉,有此一事,更視為不祥之兆,處處針對,當家主母如此,崔家上下便也跟紅頂白,不把秦瑤玉這個大少夫人放在眼裡。
但事實上,延誤婚期最該怪的是崔大夫人自己,正因她拖著不許兒子早日去迎親,時間才會這麼倉促,被一場雨就耽擱了。
婆母厭惡,好在還有夫君疼愛。
崔雲幕確實喜歡秦瑤玉,盡力維護她,可天長日久的,也在母親和家中其他人的挑撥離間下,對她有了誤會,甚至還覺得,自己為了她不顧門第之別,放棄合適的聯姻物件,她為什麼不能變得更好呢?
如果她更好一些,母親和家人就會滿意,他也不用這麼辛苦的四處斡旋。
秦瑤玉也很委屈,她也想讓夫家滿意,可她無論做什麼,婆母或者別的崔家人都能挑出錯。
更嚴重的是,成親大約半年後,她有了身孕,崔大夫人卻因某件小事罰她跪了一晚上祠堂。
等崔雲幕從外面回來救她出去,孩子也沒了。
大夫還說,她這回小產傷了身子,往後很難再懷。
她傷心不已,崔大夫人反而罵她蛇蠍心腸,想用這種招數陷婆母於不慈,結果自作自受。
崔雲幕也道,如果她身子不適,為何不跟母親說清楚?為何那麼倔強?究竟有沒有把崔家子嗣放在心上?
秦瑤玉被氣暈了。
她倒想說清楚,可誰聽她說?何況,婆母又不是不知道她懷孕,還要她怎麼說?
明明自己遭了罪、受了害,怎麼還都來怪她?
見她氣成這樣,崔雲幕又起了憐愛之心,跟她誠懇道歉,還說就算她真的不能生孩子,自己也痴情不改,大不了過繼。
這時的秦瑤玉,已經不怎麼信他的甜言蜜語了,可她只是個剛滿十六歲的小姑娘,又有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思想,看他放下身段,也只能借梯下樓,選擇與他和好。
不然還能怎樣呢?她不知道。
和離這種想法,偶然從腦中掠過,又很快被她摒棄,家裡對這門親事寄予厚望,臨行前,長輩們一再叮囑她伺候好夫君和公婆、小叔小姑,討好崔家人,要是知道她搞砸了,肯定很生氣。
就算她回到寧安州,估計也進不了家門。
年輕貌美的女子若是失去家族的庇佑,後果她不敢想。
這世道,可供她走的路本來就很少很少,籠絡住崔雲幕的心,在崔家站穩腳跟,才是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