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猴子三人聞聲而來,李毅這才收回思緒,頗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涇河龍王道:“你放心吧,那鬼王的事情貧僧自會幫忙解決。”
“多謝長老,多謝長老……”涇河龍王有些受寵若驚。
他雖然被觀世音賜下了寒螭傳承,但畢竟時日尚短、修為尚淺,還沒有真正的走入那些佛門大佬的視野當中。此時這個莫名其妙的在他心裡佔據了很超然地位的長老,居然肯主動為他排憂解難,自然就顯得有些難能可貴了。
李毅能夠明顯的感受到涇河龍王傳來的信仰之力又增加了幾分,略一細想便是明白了對方的心思,一時間,對於如何籠絡人心、如何增加信徒對自己的信念,也多了幾分感悟。
不過這些並不是他要主動幫忙的目的,八部浮屠的事情他雖然無法親自參與其中,可如果他能夠在其中安插一枚自己的棋子,到時候就不會錯過這個機緣了,何樂而不為呢……
想著,猴子三人已經飛了過來。
李毅一改之前的油鹽不進,將事情的前因後果一說,主動替那鬼王說起好話來:“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悟空,你有什麼計策?”
那鬼王目瞪口呆的看著眼前這一幕,難道這和尚之前是在考驗自己,否則為什麼變臉變得如此之快。
搖了搖頭,連忙補充道:“我那太子明天要出城打獵,到時候長老可以趁機告訴他真相,用這白玉圭作為信物,那妖怪雖然變成了我的樣子,但卻唯獨沒有這件寶貝,太子見了它,一定會相信的。”
猴子聽了,眼珠子滴溜溜的一轉,很快就是想出了一個“三度太子”的妙計。
……
翌日,眾人依計行事,那太子也被李毅施法一路引到了寶靈寺。
“你是哪來的和尚,為何見到本太子不跪?”望著寺裡跪成一片的僧人,太子的目光很快就是被鶴立雞群的玄奘所吸引。
“貧僧乃是從東土大唐來、去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和尚~”玄奘身著錦斕袈裟,不卑不亢的說著。
那太子這才注意到玄奘衣著打扮上的不同,揚了揚眉:“東土大唐?聽說那地方物華天寶,都有些什麼寶物?”
玄奘笑道:“寶物很多,貧僧身上的袈裟就是寶。”
“胡說,那半邊衣裳算什麼寶!”太子很不給面子。
玄奘呆滯了一下,倒是有些懷念起了觀音院的那位金池長老。
乾咳一聲,又從懷中掏出了一個匣子:“貧僧這紅匣內有一寶,名叫立帝貨,能知一千五百年過去未來之事……”
說著,袖珍版的猴子已經從裡面跳了出來。
太子一臉驚奇,“這麼大的小人兒,能知道些什麼事?”。
猴子就一伸腰,長了三尺四寸。
眾人吃了一驚,太子問道:“立帝貨,這大唐和尚說你能知過去未來之事,是真的嗎?”
猴子一臉傲然:“不錯,萬事盡知!”
“胡說八道!我看你是妄言禍福,蠱惑人心。”
“殿下,五年前,你國中大旱,萬民遭災,終南山來個道士,求下雨來,你父王就與他結拜為兄弟,有這事嗎?”
“有,你再說。”
“三年前不見了道士,金殿上稱孤的是誰?”。
“三年前在御花園遊春,他使一陣狂風奪走了父王的金鑲白玉珪,就回終南山了,我父王因懷念他,再無心賞景,就把御花園鎖了,做國王的,不是我父王是誰?”
猴子只是冷笑,太子再問,就是不答,太子動了怒,問道,“你為什麼只是冷笑?”
“這事只可說給你一個人聽。”
太子把手一揮,眾將士和寺中僧人都退出去,猴子才說,“殿下,如今坐王位的,正是那道士,你父王正在御花園井中。”
“一派胡言!自道士去後,年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照你的說法,現在那個國王就不是我父王了,要是我父王知道,就把你拿去碎屍萬段!”
猴子當即把毫毛一收,紅匣子不見了,手中卻拿著那玉珪,遞給太子。
太子喝斥道,“好你個毛臉和尚!你本是個道士,騙了我父王的寶貝,又變成和尚來進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