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陽後,李毅就在皇宮中留了下來。
太宗自然是大喜過望,不過對於衍聖公和龍虎山掌教來說,這可不是一個好的兆頭。
果然,翌日一早,李世民就在朝堂上提出了要舉辦水陸大會的事情。
一干儒士文臣自是死諫不已,白髮蒼蒼的衍聖公更是直言不諱,怒斥聖上這是在縱容方外之士蠱惑人心!
那龍虎山掌教雖然自己就是方外之士,但也在這時候出言附和,死死抓著佛門乃是傳自番邦這件事,直諫不已。
可惜李世民心意已定,力排眾議,還是讓人傳旨天下,擇良辰吉日,召集天下僧侶,在這長安城中做一場為期七七四十九日的水陸大會,超度天下冥府亡魂!
衍聖公雖然是儒門領袖,但也無法真的左右李世民的決斷,只能退而求其次,在這大會主持人的人選上做文章。
李世民心中最屬意的人選自然就是李毅這位陸地神仙,可惜這位衍聖公的面子也不能不給,無奈之下,只好讓人請李毅過來,想要讓這位玄一大師靠其自己的風采去折服這些儒生。
豈料李毅卻是志不在此,甚至對衍聖公要從天下僧侶當中公平的選拔出一位大德高僧的主意推崇不已。
這讓衍聖公對他的印象大為改觀,李世民雖然覺得有些遺憾,但也暗暗的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李毅繼續打著鎮守皇宮的幌子留在宮裡煉化那張六字光明咒佛帖,而玄奘也如他所預料的那樣,在群僧中脫穎而出,成了這水陸大會的主持人。
這位玄奘大師的名聲雖然不比玄一響亮,但因為陳光蕊和殷開山的關係,在身份上卻是更加容易被大唐的文武百官接受。
隨後發生的事情跟李毅記憶中的相差不多,觀世音帶著木吒在水陸大會上出現,又是送袈裟錫杖,又是說大乘佛法的好。
李世民做這水陸大會原本就是為了消除身上的罪孽,好在死後不落入那十八層地獄當中,此時驟然聽聞那勞什子的大乘佛法居然可以度亡脫苦、讓壽身不壞,頓時就是眼前一亮。
而玄奘也沒有讓他失望,一臉誠懇的請教起這所謂的大乘佛法來。
觀世音粗淺的指點了一番,吊足了玄奘的胃口,便是現出真身飄然而去,一時間,這水陸大會的影響力也推到了極致。
至此,西遊取經的事情已成定局,朝堂之上需要討論的只是由誰來保護玄奘。畢竟,西去萬水千山,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到達的。
此時,剛剛將那佛帖煉化,正是心得意滿的李毅便主動請纓。
眾人自然沒有意見,甚至那龍虎山掌教和衍聖公還巴不得他馬上離開呢。至於說原著中提到的李世民派給玄奘的兩個隨從,有李毅這位陸地神仙珠玉在前,自然也不會存在了。
就這樣,李毅和玄奘在貞觀十三年九月的某一天,終於踏上了西遊之路。
走之前李毅簡單的做了一些功課,知道這西行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是繞道鞏州,走河州衛,一條是直驅吐蕃,翻越大雪山。
若是按照他之前的打算,肯定是要走吐蕃這條捷徑的,不過在煉化了那張佛帖、徹底掌握了六字真言之後,他便沒有這個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