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
十年時光轉眼過去。
閻尋當左相也有十年的光陰。在這期間,閻尋讓大秦出臺實施了許多的利民之策。
朝廷任命專門的薪火使,專門處理郡縣的薪柴,要求一定利用地利人和,種適應當地土壤的竹子或者是其他會瘋狂生長的荊棘、蕨類等,保證百姓有柴火過冬。而駐軍裡馬糞的處理,由掌廄安排,先保證給軍中將士,特別是窮苦將士家中的供給。
此策見效的時候,每年冬日冷死的百姓,就少了四成。而後,閻尋又是促進邊境商貿往來,用關內的蔬果,以及少量的糧食等,換外面的皮毛等物,讓百姓也多了些禦寒之物。
在這十年裡,大秦的國力,可是比十年前又增強了五成,周邊的小國也愈發的不敢妄動。想動的時候,想想變成大秦新郡的阿丹裡,就什麼心思都沒了。
大秦的百姓與許多官員,都對閻尋佩服得五體投地,私下裡都叫他相爺,只認他一個宰相。
那些想要拉他下馬的人,也不敢有小動作了,唯恐被皇帝與百姓罵死。
這十年裡。傅雁聲到底是能出京城了。
是皇帝自己總是想到了年輕時候與年幼的閻尋相遇的時候,“那個時候你小子黑不溜秋的,卻是機靈無比加上樣貌好,才叫朕記住了你。”
閻尋笑得毫無心機,在皇帝跟前,一如十幾年前的那個黑小子,“還是感謝我這張臉。不然即便得了皇上您一些銀子獎賞,恐怕也是渾渾噩噩一輩子。哪裡能像如今這般,能為皇上您分憂。”
皇帝手指遙遙地點了點他,“就你會哄我。”或者是兩人的緣分,他更覺得閻尋像是自己的弟弟,全心為了他與江山社稷,卻從沒有覬覦之心。有時候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認,自己是被上天厚待的。
閻尋看他高興,就順勢提及了傅雁聲,“皇上,那傅大哥他?可以自由出入京城與京郊了嗎?當年他也幫了皇上與臣良多。”
他是把自己也算進去,免得皇帝聽得刺耳,以為傅雁聲挾恩求報。
可即便這樣,皇帝又那裡不知閻尋在為傅雁聲一家子求情呢?
“轉眼間十年過去了。往事如煙,朕也該放下一點。行巡覺得他們現如今能去哪裡?”言下之意是不可能全天下溜達的。
“就京城與京城外方圓二十裡吧。在京城待得悶了,可以出城爬個山,燒個香,看看百姓過日子。也能明白當下太平來之不易。”
皇帝臉上爬滿了真心的笑意。這個主意好,是閻尋提出的,旁人不會說自己這個當皇帝的太小氣,而後,自己既不會擔心傅雁聲跑到外面的州郡弄出事來,也能很大程度避免了賊心不死的人暗地裡搞事。京城方圓二十裡的地方,可都是在天子腳下,誰敢來,就叫他有來無回。
當真是自己的貼心愛卿。對閻尋那是更加滿意了。
傅雁聲聽完聖旨後,還是愣愣的。他沒想到,自己熬了十年,終於有了些許的自由。哪怕只有方圓二十裡的自由。這是不是說,以後自己的兒女,會有更多的自由?
等人走了,他拉著閻尋到書房裡,隱晦地提出這個問題來。
“傅大哥,如今這個局面,是我能爭取到最大利益之處了。至於以後侄子侄女如何,還要看皇上他如何考究。但是終歸是存著仁心。”若不然,換作是以往任意一個皇帝,就算傅雁聲先前為他立過功,傅雁聲的一雙兒女,即便是手腳有殘疾了,也逃不過一死。
看著傅雁聲落寞悲傷的樣子,閻尋更加痛恨那個錦司司。她自己沒什麼能耐,卻害得丈夫、兒女如此悽慘,著實可恨。她有本事別來招惹傅大哥,更別生孩子。不然孑然一身的傅雁聲,就算沒有得到皇帝重用,也能回去他的傅家堡,當他的逍遙自在、有錢有趣的快樂日子。
“傅大哥不必擔心。”閻尋吐口氣安慰道:“以後爭取把那些跳蚤都摁死,別讓他們來招惹侄子侄女,皇上以後自然會給孩子們更多的庇護。”在當下看來,皇帝給的,雖帶有懷疑與私心,但確實是庇護,不出京城,不被擄走二成為必然會犧牲的棋子。
傅雁聲哽咽著,又哭又笑地道謝,“多虧有賢弟你啊。不然,我們家可能在十年前就化為塵土了。”
閻尋還能如何,只能嘆息一聲,感嘆命運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