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落下來的時候,她似乎看到了那個執劍少年,那麼的俊朗英氣,那麼不情願地跟她一起。她如今,如了他的願,放他自由了……
躲在家中看顧孩子的傅雁聲,在錦司司死去的那一刻,似是心有所感,心中的壓抑都少了幾許。
傅雁聲摸著胸口,看著兩個孩子,笑了,越笑越大聲,最後嗚嗚地哭了起來……
兩個孩子都眼睛紅紅地看著他,有些害怕地問他:“爹爹,娘呢?她是不是要死了?”
看著女兒與兒子稚嫩的面龐,又看到他們包紮的右手、右腳,傅雁聲收了哭聲,溫柔地保住他們,輕聲地說道:“她做錯了事。該去接受懲罰了。”
皇朝更疊,素來是勝者為王。敗者反抗就是錯的。況且她還牽連了多少人進去?還差點傷了皇朝根本,幾乎讓國家陷入動亂,這對於天下百姓來說,就是錯。
至於她連累了他們父子三人的事,他是不打算講的,至少不是在他們小的時候講。
可是孩子們卻是敏感得很,“爹爹,我們不想娘死!”即便她拋棄了他們。如果娘死了,他們就真的是沒孃的孩子了。
“你們的娘,做了很大的錯事,不能不死。”
“不,我們要娘!不要爹爹!”最小的傅以霖年紀小,心裡藏不住事,當即哭喊起來:“娘只是離開我們,不打我們。爹爹你壞,打斷霖兒的腿!還打斷了姐姐的手!霖兒討厭爹爹,不要爹爹了,嗚嗚嗚……”
傅以真沒有哭訴,只是用左手託著她受傷的右手,小聲地哭泣著。
可這無聲的指責,讓傅雁聲更加的難受。
他費盡心思保全的兒女啊,都不喜歡他了啊。
可是,都是他造成的,他受著。他流著淚,默默地抱住了姐弟倆。
起初,兩個孩子想哭著要掙脫,卻在聽見傅雁聲的哭聲後,慢慢地停止了掙紮,慢慢地用小手,回抱著傅雁聲的脖子,也小聲地哭起來。
此時的傅雁聲,手裡拿著的還有閻尋給他的信。這也是他這些天能撐下來的支柱。
只因他在信上只說:前世孽緣今生還,來生便不再相見。他所欠者,唯有兒女的一生。兩個孩子好好的,就是今生最好了。以後他這個當叔叔的,必然也能護著侄子侄女,讓他們在這個王土上,安然幸福……
孽緣盡斷,這是值得高興的啊。而他的兄弟閻尋,會一直站在他這邊,他還有什麼好害怕的呢?
這時候,府裡的大總管進來了,“爵爺,那人的屍骨,可如何處置?”
傅雁聲原是不想替錦司司收屍的,但是看在孩子的面上,叫了下屬去買了一副薄棺,將她葬在京外荒郊上,隻立了一塊無字的石碑,便是幫孩兒們全了母子母女之情。之後,便是什麼都不欠她的了。
而他,卻是連看都不願意去看一眼的。
下面的人跟秦裕稟告了此事後,他只是擺擺手,便不再追究。傅雁聲敢斷了女兒的右手、兒子的右腳,這就說明他的決心與忠心,沒必要再懷疑什麼。
原來,錦司司的一小撮蝦兵蟹將僥幸逃脫後,還想撐著前朝主子的大旗搞事,但當他們發現,錦司司的一雙兒女都有殘疾之後,俱是心灰意冷,徹底地隱退,不再管這些。
畢竟這些人,並非是帶大錦司司的忠心奴僕與前朝家將,隔了一代人了,忠心程度已大大地降低。沒誰會為了虛無的名頭去拼命。
也因為謹慎,他們連錦司司的屍骨都沒去收拾,便逃了個無影無蹤。
至此,為禍朝廷多少年的前朝餘孽,因為錦司司的死,而暫且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