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縣令之 法網恢恢待罪人
次日傍晚,張蘊與下屬,壓著幾個人悄悄進了城,回到了府衙。
“大人,守備於孝成被緝拿歸案。”
“我呸!還緝拿歸案?你一個小小他州的小縣令,竟然插手青州府之事,別以為你跟皇帝有一路,就能安然……啊……”
話沒說完,就慘然呼痛,整個人被人踢飛到幾步開外。
原來他出口汙衊皇帝與閻尋,被閻尋親自踢飛了。作為臣子的閻尋,他可以被人說兩句,但是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卻不能被安全上了汙名。所以,他踢一腳於守備,還是輕了。
“帶他去見阮知州。”餘下的事,閻尋是不好多管了。畢竟阮寧已經醒來,他再插手,就容易叫別人誤會。
而且,他還想在暗中探查一番錦司司的老巢,說不定有什麼意外的收獲?
想到這裡,他的心就怦怦直跳。
因為將錦司司這人拿住了,大漠前朝勢力,必然能連根拔起。
到時候傅雁聲與侄子侄女們也能過上安生日子。
想到那兩個小孩兒,閻尋忽然覺得,也許他想的連根拔起,並非如他想的那麼簡單。因為錦司司還有兩個親生兒女,這“根”可如何拔除?
也許,當初選定傅大哥,就是局中的其中一步?屆時,即便秦裕相信傅雁聲一家,但下一代皇帝,還會相信麼?說不定逃不過抄家滅族。
可是,他能怎麼辦?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他沒有去旁聽阮寧審案。堂堂一進士,如今雖然還並著,但腦子清醒了,難道還能被矇混過去麼?
暫時空閑下來的他,便有了心思去探索一番青州府城的風采了。
此處的民風,相較於故鄉,那可是天差地別的。就說這些姑娘們,他走了一段路,就一路有姑娘尾隨著他,要他的名號與聯系方式。他可是心有所屬的,怎麼可能輕易就被撩撥得了心絃?
不過這般行事,是否太不矜持了些?他皺著眉,冷臉拒人於千裡之外。他是不知道,幾百上千年以後,這樣的事,可是時常看到的了。
只不過在他在踏入官衙之前,忽然心有所感,往街上看了一眼。可是他只看到街上行人陌生的面孔。
他眯了一下眼睛,心中有不大好的感覺。會有何事發生?想不到什麼由來,便只好進了官衙去。他想知道師兄審問罪犯到底有何收獲。
到了後院,卻看到阮寧坐在交椅上,正悠閑地喝著茶水,周邊站著一圈帶刀的護衛。而跪在他地上的,卻是那個最先與閻尋見面的阮寧的隨從——陳發。
“大人。小的真不敢背叛大人。莫說別的,就是小的與大人自小一起張大的情分,也不能讓我這般輕易地就背叛了您啊!大人!”
阮寧還是不吭聲。臉上的神色也是沉靜得很。
原來阮寧將在逃守備於守成審問了一番後,將人關押起來,便叫人提了陳發過來。
他什麼都還沒說,陳發倒是哭天搶地表起忠心來。但是他可是聽自家師弟說過的,闔府的人都或多或少受到牽連,可愣是他身邊較為得力的小廝陳發確是安然無恙,還能發號施令。可真實好大的本事。要說他被暗算到,沒有陳發的影子在,他也就白費了族裡為栽培他而花掉的銀子了。
只不過,他沒有想過,或者是不敢去想,要是族裡人知道自家花了大力氣培養的子弟,竟然就栽倒在美人之手,怕是要氣得昏過去。
“要不是看在我們自小的這份緣分,你覺得你還能好好的在這大日頭底下喊冤?怕是早去了地下報到了。”阮寧掩蓋住眼底的那些遺憾與傷感,很是聊賴地說道:“說吧。到底是誰,許了你何等好處,直教你背叛我?”
“大人,沒有!我沒有,誰都沒給我好處,我沒有對不住大人。”
閻尋聽了好一會,就一直聽著陳發車軲轆一般說著他是冤枉的事,有些不耐煩,“你說你是冤枉的,你便拿出證據來。”
阮寧這時候嘆息一聲,說:“若是,沒辦法,也可脫籍,去當個良民,以後你的孫子也能科考,光耀門楣。”
京城阮家,可是名門望族。家中子弟也是有出息,在朝中、民間都有聲望。正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當阮寧這個嫡系得力小廝,不說以後前程,至少當下是無憂又受外頭人敬重的。而不是脫籍成為平頭百姓,無依無靠的可憐樣兒。更何況,還是明面上是放良,實際上是放棄的脫籍?
所以阮寧這話,可謂是打中陳發的痛點了。
陳發錯愕極了,愣了好一會,他的臉上就帶上了悲痛,“公子,你不要我了?”
阮寧搖頭,“也是為你好。”給他機會,錯了便認錯,看在以往的情分上,放他走。若是再執迷不悟,便是死路一條了。
閻尋盯著他看了一會子,總覺得這人有點不對勁,可又找不出哪裡不對勁了,就按下心思,坐在一邊靜觀其變,或者能發現他不妥的地方。
話至此,場面一度沉寂下來。
約莫一刻鐘後,阮寧忽然問他:“可想好了?要如何?”是坦白從寬,還是死扛到底?
陳發猛地抬頭,眼淚嘩嘩的,哭道:“大人!”似乎傷心得狠了,又猛地低頭,用袖子擦去淚水。
大家都有點悲傷。特別是一些家僕,有點物傷其類。畢竟跟阮寧十幾年,如今說不要他就不要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