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尋盯著這看似簡單的四個字,腦子快速地運轉起來,過了一刻鐘,他道:“老師,我想好了。”
“好,寫下來吧。”殷山長微笑著道。
“本,如根在地下,肉眼不可覷。末,如枝葉在外,肉眼實可見。萬事萬物,可見者為末也,隱匿者為本也。根深則葉茂,可成參天樹……若論天下者,黎民微末,實為弱小可忽視者,是為本;朝廷龐大不可忽視者,是為末。民富且安,是為根深且固,然後朝廷繁盛太平……”
閻尋寫得並不快,也不慢,等最後停下時,手還是有點酸。
殷山長面露欣慰地看著他,道:“破題無錯,雖民與朝廷這個比喻有些大膽。若是遇到明君,必定是能入了他眼。”話太直又鋒利。若不是明君,名落孫山就已算是大幸。更為不幸的是,小命不保甚至是禍及家族。
閻尋低頭。他明白殷山長的話,可是他不知、也不會改他的想法。
殷山長微微嘆息一聲,又說:“用詞雖是稚嫩了些,但是比對著你這樣的年紀,不算差。日後多看看的你幾個師兄的文章,看看他們是如何寫的,再來改善。”
“是,老師。”
而後殷山長,就拿著硃批改了上面一些用得不當的語句,然後給了他,道:“先拿回去自己再看看,明日來了,再讓你寫另一篇文章。”
“那,老師,這個題目,可以讓宋連也看看嗎?”閻尋有些不安地問。
殷山長目光沉沉地看著他,良久,才道:“可。”
閻尋高興地道謝,而後拿著自己的文章,飛快地回到了學舍。
宋連還在讀著書。
三年的時間過去,宋連也不再是害怕讀書會吵到人的那個懦弱少年了。
不過在閻尋回來了,他還是有些好奇地停下,“可是回來了?沒事吧?”
“嗯,沒事。”閻尋笑著道,然後小心地關上門,回頭對宋連道:“連師兄,你過來。”
宋連眨了眨眼,走了過去,然後看到閻尋鋪在桌面上的紙,頃刻間,說話都不利索了,“這這這是?”他只看到物有本末四個字。
“今日老師給出了一道題,說是考考我八股文章寫得如何的。題目就是這個,你也來試試破題?老師說,讓你也看看呢。”
宋連瞬間被一股巨大的喜悅淹沒,“真的嗎?”
閻尋搖頭,“當然是真的。”
宋連鄭重地道謝,回到桌案前就開始寫。
一個時辰之後,他才堪堪把文章完成了。
他臉色有點蒼白,頗為忐忑地問閻尋,“尋弟,你寫這篇文章,花了多少時辰?”
“啊?我忘記了。好像也挺長時間的。”閻尋從書本上抬起頭來,他一看宋連的臉色,就知道對方怕是擔心他自己花時間太多,對自己失了信心,於是他就說是忘記了時間。
宋連看了一眼貌似非常真誠的閻尋,笑了一下,說:“你來幫我看看吧?我也不知道我寫得怎樣。”
閻尋沒有拒絕,起身走向他,說:“那你待會給我出個題目,讓我寫,你也看看我寫的如何,怎樣?”
宋連這才會心一笑,點頭了。
閻尋仔細地看了宋連的文章,覺得破題也沒錯,只是其中一些地方覺得怪怪的,但他又不知怎麼錯了,就問宋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