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圓在唱歌上的成就,目前,林陽是最清楚的那個人。
他之所以要提出給她寫新歌,就是想提前幫她一把,當然了,這裡面也有給朱玲拉人脈的成分。
朱玲剛入北影廠,將來還要在這裡工作,影視圈的那些事,林陽多多少少還是清楚一些,為了一部戲,一個角色,勾心鬥角的事是屢見不鮮。
順水推舟、成人之美的事,多做一件也沒有什麼,林陽既然答應了,那麼肯定不會失言的。
《校園的早晨》這首歌的歌詞,是詩人高風1981年在遼寧大學晨練時,看到學生們勤奮晨讀的景象深為所動,於是寫成了一首小詩。
後來,作曲家谷絳芬隨後為其進行了譜曲。
眼下是1980年的夏天,高風還不知道是否去了東北。
寫好《校園的早晨》時,林陽意猶未盡,一時手癢就停不下來了,他一口氣又將《大海啊故鄉》、《我的中國心》寫在了紙上。
《校園的早晨》林陽交給了陳方圓,並且還將她引薦給了王琨,同時,林陽還把《大海啊故鄉》給了王琨。
“王老師,這首歌你看看,如果合適的話,就找人試一試?”
“林陽,你果然給了我驚喜,好,我馬上就安排,在正式演出之前,我請你親自觀看效果,怎麼樣?”
“王老師,你認為可以就行了,我就不用去了?”
“這不行,你是詞曲作者,必須要得到你的認同才行,咱們就這樣說定了?”
王琨說罷,就和陳方圓一起走了。
一轉眼,就到了開學的日子,林陽想不到,在開學的第一天,就有女人來找他了。
“你就是林陽吧?”
“是啊?你有事嗎?”
“我是央廣電臺的編輯葉永梅,來找你說件事?”
“哦,你好,什麼事?”
林陽覺得有些奇怪,自己雖然也去過央廣電臺,可並不認識這個女編輯,上一次在那裡僅僅是認識了邱佩濘。
“咱們去那邊說,這裡人多不方便?”
葉永梅指了指不遠處的樹下。
“好,咱們走吧!”
“林陽,事情是這樣的……”
聽葉永梅說清楚來意後,林陽知道這件事麻煩了,自己就算是不答應也不行了。
原來,他在《十月》雜誌上發表的小說《牧馬人》,被王偉國推薦給了葉永梅。
至於他們兩個人是如何認識的,葉永梅也向林陽說明了,她當年曾經在陝西下鄉、插隊,那個時候與王偉國就認識了。
今年春天,王偉國來京城修改、發表他的小說,在公共汽車上偶然與葉永梅相遇了,在交談的過程中,就提到了林陽和他的小說。
之後,葉永梅特意找到了那期《十月》雜誌,看完了這部小說,因此,決定來見林陽說這件事。
“葉老師,我實話實說,這部小說已經被北影廠確定要拍攝成電影,現在,你們想在《長篇小說連播》欄目裡播出,我也不知道好不好?”
林陽的意思非常簡單,就是擔心對電影拍攝有不利的影響。
八十年代初,在電視機還沒有真正普及到每一家的時候,廣播電臺的影響力可以說是十分巨大。
特別是這個《長篇小說連播》欄目,林陽深知它的威力,每天中午十二點半開始,半個小時的時間,卻能夠傳播到全國的每個角落。
“這樣吧!葉老師,我今天開學,還要忙著迎接新同學,我考慮、考慮,明天去電臺找你說這件事?”
“好,林陽,那咱們就這樣說定了,明天見!”
第二天,林陽來到了廣播電臺,在大門口,他看見了一個人熟悉的身影。
“馬老師,你怎麼來這裡了?”
林陽口中的馬老師,是相聲演員馬驥,他們是在拍攝《瞧這一家子》電影時認識的,但是,馬驥在影片裡出演了一個照相師。
“是林陽啊!你可是稀客呀?今天怎麼有時間來我們這廣播大院來了?”
“馬老師,你在這裡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