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音界域絃音破魔
天音界的天空飄著細密的黑色雨絲,每一滴雨落地都化作尖銳的音符,在青磚上蝕出深痕。林晚腳踏混沌蓮臺穿過”無聲結界”,只見街道兩側的建築皆刻滿裂痕,裂痕中滲出暗紅色的”音脈血”,本該清脆的風鈴化作鏽蝕的鐵塊,懸掛著修士的聲帶結晶。
”道主大人,這裡的法則...全被扭曲成了噪音。”小幽皺眉捂住耳朵,九翼麒麟的聽覺本就敏銳,此刻更是被刺得頭痛欲裂。前方巷口,一個身著素衣的盲眼女修正跪坐在廢墟中,懷中抱著一具骨血凝成的琵琶,琴絃上纏繞著七道微弱的魂火。
”姑娘,可曾見過天道琴?”林晚輕聲詢問,道心圓滿後,她已能僅憑氣息感知修士的執念。女修指尖微動,彈出一串無聲的音符,卻在她道心鏡中顯化出畫面——金碧輝煌的天音閣內,天道琴被黑霧籠罩,琴絃上爬滿虛無病毒凝成的”音繭”,琴靈化作猙獰的音魔,正在吞噬奏樂的修士。
”原來你是...音修分魂。”林晚驚呼,認出女修眉心若隱若現的雙魚道紋。這具分魂因天生音啞而被視為廢體,卻在病毒侵蝕時以骨血養弦,硬生生將七絃道韻煉成了執念之器。女修搖搖頭,遞出琵琶,琴絃突然刺破她的指尖,將七道魂火注入林晚識海。
記憶如潮水湧來:天音界的初代琴主以《無界心音》鎮魔,卻因道心有缺被病毒侵蝕;二代琴主嘗試以殺證道,最終墮入音魔之道...直到這代分魂,她放棄了言語,卻在沉默中悟透了”無聲勝有聲”的真諦。
”萬法自然·音劫淨世。”
林晚輕撫琵琶,道心之光化作金色音符融入琴絃。奇跡般地,無聲的琴絃竟在所有修士的識海中奏響——那是母親的搖籃曲,是春日的流泉聲,是修士們初入道時聽見的第一聲晨鐘。被病毒凝結的聲帶結晶紛紛碎裂,人們顫抖著發出久違的聲音,淚流滿面。
”音魔!現形吧!”小幽揮袖祭出九翼天音陣,羽翼振動間發出純正的道韻之音。天道琴的音繭應聲裂開,露出裡面蜷縮的琴靈——它的身體由無數修士的執念組成,面部卻與林晚的影之道主如出一轍。
”混沌主宰?不,現在該叫你道心圓滿者?”音魔發出刺耳的尖笑,琴絃化作毒蛇撲來,”可惜你的道心越圓滿,我的存在就越真實——畢竟,陰影永遠需要光來襯託。”
林晚不閃不避,任由蛇形琴絃穿透身體。道心鏡中,她看見音魔體內纏繞著七道鎖鏈,每一道都刻著不同的罪孽:貪、嗔、痴、慢、疑、妒、妄。這些鎖鏈的另一端,竟連線著她在各個介面的分魂。
”原來,你是我所有分魂負面執唸的集合體。”她抬手握住琴絃,執念引渡的光芒順著鎖鏈蔓延,”但執念未必是惡,亦可是超越的動力。”
第一位琴主的執念率先蘇醒:”我曾因追求完美道心而陷入偏執,但如今我明白,缺憾亦是天道的一部分。”鎖鏈應聲而斷,化作一道清越的宮調之音。第二位琴主的執念緊隨其後:”我的殺意曾汙染天道,但殺意亦可守護蒼生。”商調之音響起,鎖鏈崩解。
當第七道鎖鏈——”妄”之鎖鏈破碎時,音魔發出不甘的嘶吼,化作萬千音符融入天道琴。林晚將混沌蓮臺放入琴腔,只見琴絃上浮現出三百六十道界域符文,每一道都代表著一個介面的執念共鳴。
”叮!淨化天音界天道成功,獲得【七絃道韻】法則碎片,可融合為《太初天音經》。”系統提示音中,天道琴恢複成溫潤的白玉琴,琴身上刻滿了新的紋路——那是無數修士的執念凝成的生命樂章。
盲眼女修站起身,眼中泛起微光,她抬手輕撫琴絃,竟發出了清脆的琴音。那是她此生第一次聽見自己的樂聲,淚水奪眶而出:”原來...無聲之後,方得真音。”
林晚將天道琴遞給她:”從今往後,你便是天音界的琴主。記住,真正的道音,不在琴絃之上,而在眾生心間。”女修點頭,眉心浮現出”音”字道紋,與天道琴産生共鳴。
就在此時,天際突然響起震耳欲聾的戰鼓之聲。小幽瞳孔驟縮,指向混沌裂隙的方向:”道主大人,影之道主帶著虛無軍團來了!她...她的氣息與您完全一致!”
林晚轉身,只見裂隙中駛出無數由虛無病毒凝成的戰船,船頭立著與她一模一樣的影之道主。對方手持染血的天道琴弓,嘴角掛著譏諷的笑:”道心圓滿?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假象。看看這些介面吧,只要有生命存在,就會有執念,有執念,就會有我。”
戰船上的虛無病毒如潮水般湧來,卻在觸碰到林晚的道心之光時化作螢火。她輕嘆一聲,展開三百六十道介面之主的虛影,每位虛影都手持本介面的鎮世法寶:
”萬界天道,皆有其責;眾生執念,皆有其光。你以為能用病毒吞噬一切,卻不知——”林晚抬手輕撥天道琴絃,太初天音經的旋律化作實質,”吾之道心,已容下萬千世界的不圓滿。”
音波所過之處,虛無戰船紛紛崩解,影之道主的身影也變得模糊。她在消散前留下一句低語:”你逃不過的...我們本就是一體...”
危機暫解,林晚望向天音界重生的天空,只見無數光點從人群中升起,那是修士們放下執唸的釋然。小幽飛到她肩頭,紫瞳中映著漫天星光:”道主大人,下一站去哪?”
她輕撫天道琴,琴絃震顫間傳來遙遠的呼喚——那是來自”器靈界”的悲鳴,傳說中法寶有靈的介面,此刻正被虛無病毒煉化成兵魂冢。林晚嘴角泛起堅定的笑意,混沌蓮臺在腳下展開:
”去器靈界。既然影之道主說我們是一體,那我便要讓她看看——光與影,亦可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