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為政策改變後,中醫迎來了春天,卻沒想到……
林初夏聞言也沉默了下來。
要說國家的政策,從1982年,衡陽會議就明確提出,突出中醫藥特色,發揮中醫藥優勢,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指導方針。
1985年6月,中共中央書記處指出,要把中醫和西醫擺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盡管國家出臺了扶持中醫的發展政策,但在地方上,一些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存在落實不到位的情況,中醫機構在資金投入專案支援等方面仍然面臨困境。
還有隨著這些年西醫在我國的廣泛傳播和發展,西藥在治療一些急性病傳染病等方面療效顯著,使中醫在臨床治療中的佔比受到了沖擊。
人們不在意所謂的副作用,只想以最少的錢,最快速度的把病看好。
再加上中醫教育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培養不足,中醫經典課程學習時間被壓縮,學生對傳統經典理論掌握不紮實。
中醫人才本就比西醫成長週期長。
一個好的中醫成長,確實面臨著很大的壓力。
這些不是老爺子一個人或者是他們這些老夥計能夠改變的事實。
也怪不得老爺子一副受打擊的模樣。
不僅僅是中醫人才,就連中草藥,面臨著發展困境。
之前中醫藥斷層,對野生中草藥過度採挖導致許多品種資源急劇減少,生態環境也遭到破壞。
且,人工種植中草藥技術不成熟,缺乏科學的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水平低,導致中草藥産量和質量不穩定,同時種植戶盲目跟風種植,造成市場供需嚴重失衡。
而加工這些中草藥需要傳統經驗,傳統炮製方法耗時費力,年輕人不願意學習傳承,難以保障中草藥的質量。
林初夏聽完這些後,心情也很沉重。
她是重活一輩子的人,清楚的知道,越往後好的中醫越難得。
而我們國家將要斷失的傳承,卻在某些國家發揚光大。
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一件事。
林初夏想到了賀老爺子給她的那些藥方。
之前家裡人生病,
她曾拿著那些方子抓過藥,效果非常好。
中藥不是不管用,也不是見效慢,而是缺少高質量的藥材和高水平的藥方。
她拿到那些藥方的時候,就曾暗暗下定決心,一定不能讓那些藥方埋沒了。
看來有些事情可以提上議程了。
………………………………
六月初,莊靜姝終於從國外回來了。
林初夏和秦陽親自去機場接人。
莊靜姝一身月白色的旗袍,白色的高跟皮鞋,每一步優雅端莊。
旁邊跟著他的另外一個助理羅森。
這也是林初夏頭一次見到羅森,標準的外國人,白面板,藍眼睛。
不過他和莊楊一樣,很早生活在莊靜姝身邊,華國話說的很流利。
小七七快兩個月沒見到姥姥了,看到莊靜姝不可思議的瞪大眼睛,揮動著小胳膊往她身上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