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大齊越來越繁華的改變中飛速飄過。
科舉制的順利推動和發展讓大齊最底層的人們受益匪淺。
五年過去了。
全國的一半的底層官吏都已經被科舉考中的秀才取代了。
這些最早考中秀才的人,他們許多都是世家的門客,他們不屑於和底層的其他官吏為武,而是想做好自己的業績然後升官。
紮根在最底層的官吏大換血,給這個國家的窮苦百姓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畢竟相比那些世襲的官吏,這些官吏更能秉公做事。
周冷和高澤開始了第二個五年計劃,土地改革,取消丁稅。
以前人人都有人頭稅,就是無論你們家有沒有地,只要有男丁就要交稅,這就造成了許多人家不分家也不敢多生。
丁稅是國家的主要稅收之一,如果取消丁稅就要從其他方面加稅收。
周冷知道一口吃不下一個西瓜,所以她先增加對商號的稅收,並且招募退伍的老兵成立了專門的督察寺。
現在世面上很多都是世家和官員的商號,他們會走關系避免稅收。
督察寺的人就專門收這些商號的稅收,並且一旦查證還要補交最近五年的商稅。
這一次母子二人要動的是商人的蛋糕,畢竟官商勾結的大有人在,可是再勾結官也不會為了商人和督察寺對著幹。
大齊在母子二人的努力下只會變得越來越好。
這五年後宮之內也有了變化。
雖然沒有新入宮的妃嬪,但是僅存的三個妃子都有了孩兒。
皇後田舒予育有兩子,一男一女,男孩就是大皇子,取名高嘉珹,是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家夥,因為是第一個孩子,他最受宮中三巨頭的關注。
如今已經五歲的高嘉珹長相隨了媽媽多一些,但是性格卻自成一體,看不出來像誰。
皇後的第二個孩子是個女子,也是宮裡的大公主,今年三歲。高澤給取名為高歡,封號盛平公主。
帝後育有兩子之後,太後沒說什麼,朝廷內的官員不幹了。
許多平日裡就愛管閑事、以直言進諫為己任的禦史們,最近像是商量好了一般,紛紛開始行動起來。他們一個個身著官服,神色肅穆,接連不斷地向皇帝高澤呈上諫言。
這些諫言的核心意思如出一轍,他們引經據典,言辭懇切地闡述著皇子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將其稱之為“國本”。他們說,如今陛下已有了嫡子和嫡女,這固然是皇室的幸事,可皇家開枝散葉、子嗣昌盛乃是關乎國祚綿延的大事。按照祖宗的規矩和慣例,陛下應當廣開後宮,再次舉行選秀大典。如此一來,不僅能為皇室增添更多的血脈,也能彰顯皇家的繁榮與昌盛。
然而,對於這些禦史們的諫言,皇帝高澤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悅。在他看來,選秀這件事情實在是勞民傷財。每次選秀,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全國各地都要為了選秀之事忙得不可開交,從挑選秀女到護送她們進京,再到安排她們的衣食住行,無一不需要花費巨額的錢財。
高澤覺得選秀也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他並不認為多幾個女人就能讓他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也不覺得這樣就能讓國家更加繁榮。
高澤為了子嗣,他開始有意地增加去另外兩位妃嬪宮中的次數。
這事情也沒有影響帝後的感情。
因為有了兩個孩子需要照顧,所以皇後的大多數精力都到了孩子身上,對於皇上去其他嬪妃那裡就寢她適應良好。
楚媛已經育有一女,是宮內的二公主,今年兩歲,高澤給取名高妙,暫無封號。
李明悅也育有一子,是宮內的二皇子,今年也是兩歲,取名高嘉璋。
宮內的小主子多了,禦花園都熱鬧起來了。
不過周冷作為一個高冷的太後,對著小孫子孫女們都是一視同仁,誰也不特意理會。她要做的就是在他們長大成年後物色出一個人間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