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李世民,官拜尚書令以及天策大將軍。
以一人之力,佔據文官武館的最高官職。
身為皇帝次子,再獲封秦王。
朝堂之上,李世民已經封無可封,朝堂下,皇帝李淵親自命人在皇宮西內苑建弘義宮以作賞賜。
放眼李淵膝下幾個皇子,只有李世民有此殊榮。
朝堂暗中甚至有傳言,除了沒有太子的名頭,李世民並不比太子差。
而且,大唐早年間四處戰亂,全都是李世民率軍平定,因此,李世民在軍中威望十足,直到現在兵權都尚未收回。
功高蓋主四個字用在李世民身上,實在是再合適不過。
若是早年間戰亂時,朝廷需要人平定四方,李世民或許不會遇到麻煩,但如今國泰民安,問題就來了。
李世民地位實在太高,高到連李建成這位名正言順的太子都心生畏懼。
因此,即便李建成很清楚自己才是太子,即便李建成也明白李世民不敢奢望皇位,但他仍舊想要拔掉這顆眼中釘肉中刺。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現在皇帝仍在,李世民或許不敢有二心,但以後呢?
所以,李建成用盡手段針對李世民,試圖在坐上皇位前就肅清麻煩。
但李建成並不知道,李世民一直對皇位不感興趣。
早些時候李世民甚至動過前往洛陽躲避的念頭,只是被李建成誤以為想要去洛陽暗中發展,攔了下來。
東宮夜宴之後,皇帝李淵再次提及想要讓李世民去洛陽時,李世民也直接答應。
但第二天早朝,依附於李建成的朝臣聯袂上奏,仍舊想要阻止李世民前往洛陽。
當然最後的結果是,上奏並沒有效果,因為在那之前,李世民已經及時改變了想法。
準確的說,李世民是得到秦銘的提醒便改變了想法。
也正是那一刻起,李世民心中多出另外一個念頭。
既然避無可避,為何不……爭一爭?
只不過,李世民雖然有了想法,但是並沒有告訴任何人,包括程咬金。
但現在,秦銘隨口一句話,卻道破了李世民心底最深處的念頭。
李世民望著秦銘,滿臉愕然。
良久,李世民才深深吁了口氣。
不虧是秦老闆!
這種未卜先知的手段,無論何時見到,都讓人心神顫顫。
聽到秦銘這番說辭,程咬金下意識看了李世民一眼,隨之便看到了李世民不留痕跡的點頭動作。
程咬金頓時心中瞭然,臉上多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