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 61 章 製成藥 武蘊歸家
第二日城門才開, 蔣明趕著牛車,蔣氏趴在板車上,蔣家其他人都隨著牛車往五裡村走, 臉上的神情並不太好, 被來城裡上工的曹承德碰了個正著, 不過蔣家人著急趕路,並沒留意進城隊伍中的曹承德。
曹承德進了城將馬車放在客棧後院跟早起的夥計說了聲,懷裡揣著早膳去了書塾,再過一會兒書塾的早課結束,正好跟夫子請假還能順帶給兒子送吃食。
武蘊當初來書塾讀書也是因武氏想著家裡兩個兒子,老大學了武做鏢師,那麼老二就不能再在這刀口上討生活, 便送來了縣裡書塾念書, 武蘊本也十分歡喜, 但這歡喜在看到大伯家拿捏著他在書塾讀書便要爹孃愚孝的時候又一掃而空, 這麼些年一直沒下場科舉便也是如此。
好在這家書塾的夫子雖只是個秀才, 收費卻也不貴,再加上家裡留下的老宅子很大,前院用來作為書塾和給願意寄宿的學生住也住得下, 收費不高, 就是吃食上簡單了些, 好在曹承德在縣裡上工,有事沒事還能買些吃食送過去。
要知道武蘊這個年紀的小夥子可能吃了。
“阿爹,你怎麼今日過來了?”武蘊不知道曹承德是來給自己請假的,以為只是跟往日一樣來送吃食,隨口一問。
“昨日你大伯和大伯孃鬧和離鬧到縣衙去了……”曹承德說了一半話,省得蘊哥兒今日無心上課, “……你娘說晚上要慶祝一下,讓我接你回去住一兩日,我跟你們夫子說好了,晚上回去時來接你,你別忘記帶上書本回去,哪怕在家裡也不能不用功學習。”
武蘊可沒心思聽曹承德,只說肯定不會忘記用功便拿著吃食回了房間,他得消化下他們家跟大伯家撕扯開了的事。
蔣氏一行人到了五裡村,沒多會兒村長王大山連早膳都沒用便去了曹承恩家幫著把和離給辦了,這事早辦完早安生。
曹承恩家銀子三十兩分成了三份,蔣氏一份,曹承恩一份,曹林和曹吳氏一份,還有蔣氏當初帶來曹家的嫁妝,衣服被褥和傢俱那些都已經年歲長了,便摺合成了約麼5兩銀子,但嫁妝單子上列明的二十兩銀子,也還了十五兩給蔣氏。
明面上來看,蔣氏和曹承恩的和離,蔣氏可是沒吃虧,這件事也讓村裡那些有小娘子的人家長了個心眼,看來想要家裡小娘子嫁出去也不吃虧,這去官府將嫁妝單子存了檔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便是孃家兄弟要硬氣。
不得不說,對五裡村的小娘子們也算是件好事。
當然這也跟陳朝的寡婦再嫁、和離再嫁十分普遍有關,也讓孃家人根本不擔心和離歸家的娘子會一直養在家吃白飯,大不了再嫁便是,甚至於有些人手上握著銀錢,嫁不嫁的,怎麼嫁就更隨意了。
蔣家人拿到和離書和銀錢便回了孃家,曹承恩跟村長拱手作揖謝過他這麼早過來見證,好話說了不少,卻是沒見一點實際的,王大山知道這家是個小氣了,客套了幾句就回了家,村裡其他人見著沒得熱鬧可看,也各回各家,都沒有看到曹承恩轉身後,低垂著臉,嘴角泛起一抹陰狠的笑容。
而這一幕全被隱在角落的招娣看到了,不過她也沒吭聲,前段時間阿爹阿爺阿奶癱著的時候,她被阿孃喊著做事,只有四姐照顧他們,等他們身體好後,對她打罵的更加厲害了,她心中也明白,蔣氏這次回去便是棄了她們姐妹,所以也別怪她真要做阿奶嘴裡那什麼狼,畢竟他們家都是為自己著想慣了的人。只有四姐好似之前阿爺阿奶和阿爹對她那些不好她全都不知道一般,不過她這樣也好,招娣看著在廚房裡忙碌的四姐,心中想到,自己離了家,家裡總歸需要四姐做事,這樣對四姐也好。
曹茵等蔣氏她們離去後也跟著大哥去了縣裡,昨日便因下雨沒去坐診,今日可不能不去了,雖然知府夫人請她看病的目的已然實現,但她也不能說不看診便不看診,這樣顯得過於明顯,但她也沒打算一直看診下去,等知府太太回了府城,她再找個理由,現在卻還是要敬業。
藥鋪前來看診的婦人和女娘趨於正常,不像前段時日那般排隊到隔壁好幾家店門前那麼誇張。
但曹茵夜裡挑燈夜讀的習慣卻沒變,因為雖然來看病的女娘少了不少,但老東家教導曹茵增長醫術的心卻起來了,非要說,自己學了曹茵的女病治法,怎麼也要教她如何治療其他病症,不然便是佔了她的大便宜,而他年紀都一大把了,可不能幹這缺德的事。
曹茵也沒拒絕,她發現了,這本書的劇情雖然早已崩了,但是她已然身在其中,多一門手藝總歸是多一條保命謀生的手段。最主要的是,她覺得自己跟曹家人的羈絆越來越深,曹家人的品行也讓她覺得或許不用假死脫身,起碼不用在現在這個時候。
“您老有沒有想過將您開具的補氣血的方子做成蜜丸後在藥鋪售賣?”曹茵想著這段時日診斷的婦人和女娘子們大多都有一個共性病症,便是氣血兩虛,當然這也是跟這裡懷了就生又吃不飽的有著直接原因,“雖說這種藥丸只適合賣於家境殷實的人家,但因為便於攜帶和存放,您這藥若是吃得好,自然也不會只在這武義縣售賣。”曹茵沒說的是,這樣藥鋪也能多賺些銀錢,老東家也不用為了冬日和夏日給縣裡貧苦人家施藥而發愁了。
“我瞧過您那方子,要說大娘子能懷鬼胎兩餘年還能去扛得住除鬼胎的重藥,您那補氣血的方子是真的起了大作用,”曹茵覺得,若不是她在武義縣沒有這等根基,怕也是願意做這一門的生意,“您也不用做太多,先做出一些來看看,若是賣的好再多做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