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如此,也不容趙佶多做思考,肉疼也得割肉啊!
嘆了嘆息,趙佶滿臉的不捨之色:“搬走,都搬走。朕眼不見心不煩。也算朕為大宋百姓做一樁貢獻。”
呸~!
趙佶的臉皮越來越厚,顯然已經超過長城。坐在王座之上,就只負責貪圖安逸、沉溺酒色、耽於享樂嗎?
天下有為君王,哪個不是江山社稷為先、天下百姓為重、君次之。就崇禎皇帝勤快成那個鳥樣,還被奪了朱明天下。
趙佶啊趙佶,你完了,菜鳥級別的理政能力啊!柳哲更看好英姿勃發、氣宇軒昂、雄心萬丈的趙構。
在柳哲的調教下,趙構意志堅定、志向高遠、心懷天下,是成為一代偉大君王的好苗子。趙宋,後繼有人矣。
“皇恩浩蕩,柳哲即刻去辦。”柳哲叩謝趙佶之後,轉身目光沉澈、面色堅毅,對著一眾親衛說道:“來人,將財物抬上皇宮內牆。”
立侍兩旁的親衛排成一排,將紅漆大木箱子抬起,跟在柳哲後面,上了皇宮內牆。
趙構緊緊跟在柳哲身後,目視著幾十口箱子被親衛抬上宮牆。
面汴京而立,趙構看到千瘡百孔的汴京城,對老師的說法不禁產生質疑:“老師,幾天之內就可以恢復汴京昔日的榮光?”
“各路信使,出發!”柳哲凜冽威嚴,眉梢含而不露,將整個汴京囊括在灼灼的眸光裡。
吱呀吱呀~
清脆的聲響,宮門大開,數十道騎兵背插皇龍旗縱馬而出,以皇宮為原點,輻射整個汴京城。嚴肅、穩重、擲地有聲的吶喊在汴京每個角落響起:
“皇恩浩蕩。以工代賑、百萬人築城。凡各家各戶,由朝廷統一調配錢糧。原地建屋,快者,發錢一貫。力有餘者,修築街道、城牆,多發錢二貫!建城令即刻生效,百萬貫賞錢懸掛於汴京皇宮牆頭,以為憑證!”
宛如一塊巨石砸進波瀾不驚的水面,激起千層巨浪。汴京沸騰、萬民沸騰,百萬人口的汴京開始像勤勞螞蟻的巢穴,人力、物力、精神、意志,凝聚在一起,只為了全速建城,將汴京從廢墟里解救出來。
趙構目瞪口呆,十幾年的錦衣玉食、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奢侈生活,還從來沒有看見任何一個人迸發出如此磅礴浩瀚、幹勁十足的動力,更別提眼前燃燒如火的百萬汴京人民。
諾大的汴京城,成了熱火朝天、人聲鼎沸的巨型工地,每個人都在發揮自己全部的熱情,密密麻麻的人群來回穿梭流動,就像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給汴京注入澎湃不竭的動力。
日新月異、一日千里。
趙構瞠目結舌,眼珠子瞪得溜圓:“老師,這就是人民的力量!?”
柳哲撇一眼驚訝不已的趙構,勿驚,正常操作。唐太宗都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下萬民都是水,歷代王朝都是舟。
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親眼目睹人民的力量,對趙構將來的帝王生涯有莫大的幫助。
是一條光明不能再光明的康莊大道。壓迫、剝削、殘酷鎮壓,都是歪門邪道,邪不壓正,只有正義才能永存。
心懷天下、心懷百姓、心懷正義,才能做一個不世君王、永載青史、傳唱萬年!
“趙構,希望你能明白,這天下,不是你趙氏一家的天下,而是萬億百姓的天下。”柳哲直言不諱,對於趙構抱著很大希冀,趙構可是未來柳哲橫霸世界的支持者。
趙構深深地陷入眼前這一片熱火朝天、幹勁十足的工地,打量著每一個忙忙碌碌的汴京百姓,重重地點點頭,言語哽咽:“嗯~,老師,學生受教了。學生會終身銘記、終身踐行,為汴京萬民、為大宋萬民創造一個國泰民安、太平盛世。”
“好小子!為師沒有看錯你!”柳哲在趙構臉上狠狠地揪了一把,心裡升騰起一股溫熱的暖意。
這天下、這萬民、這世界,柳哲不負、趙構不負。
三天之內,汴京修葺一新。
街道規劃整齊、城牆整修一新。居民區散佈地錯落有致、星羅棋佈。在汴京百姓勤勞地日夜奮戰下,圓滿地完成了汴京城的重建。
汴京浴火重生、魚躍龍門,氣勢磅礴、雄渾浩瀚,就是一隻匍匐在東方的鴻蒙異獸,它的存在,就是無可爭議、天下第一的輝煌名城。
“皇上,請看,柳哲已經實現了汴京的重建。”柳哲恭敬地站在趙佶身後,彎腰給趙佶施禮,請趙佶站在宮牆之上,俯瞰重煥新生的汴京。
趙佶圓睜雙眼,心底生起一股巨大的震驚,短短三天之內,諾大的汴京城就恢復正常,容光煥發、氣勢恢宏,無論造型、規劃,都是舉世無雙、獨一無二。
遠遠超出七代先皇不斷營造、改建的汴京,今日汴京的輝煌無與倫比、萬世唯一。
汴京城的百姓自發地匯聚成無數條人流,湧到皇宮的城牆下面,熱情洋溢、振奮精神,如錢塘大潮一般一浪高過一浪地縱聲歡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大宋萬歲萬歲萬萬歲!”
響徹雲霄、氣沖霄漢,令趙佶心滿意足、全身舒暢,臉上因為興奮漲得通紅:“朕與民同甘共苦、不畏艱辛,願與天下萬民共創大宋輝煌!”
“吾皇萬歲!大宋萬歲!萬萬歲!”人聲鼎沸、萬民沸騰、聲浪似海,在汴京城裡城外久久迴盪,餘音不絕於耳!
喜歡水滸之上山算我輸請大家收藏:()水滸之上山算我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