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這些豬可真難拱。根本不上路,練方陣難如上青天。”
五個人任由五百頭小豬在田野山頭狂歡,抽空湊在一起總結心得和經驗。
趙構滿臉的窘迫:“關鍵是豬舍。這幫豬崽子,吃得多,拉得更多。一天功夫就得清理一次。”
張小云癟著嘴:“你跟老師這麼久,就不知道變通?直接挖個排汙溝,把豬舍連線起來,不就輕鬆很多。”
深入學習,用心思考,帶豬跟帶兵其實沒啥區別。
“小云說的很有道理。至於方陣,咱們可以用竹子封鎖兩邊,修建一個類似峽谷的甬道,硬趕豬上架。整整齊齊吶!”張松腦子轉得快。
他們表面是佃戶,實際上是百戰老兵的後代,血脈相連,只要深層挖掘,智慧就能覺醒。
就跟三五歲的小孩入學啟蒙,智慧的大門會突然為你敞開。
柳哲遠遠地觀察他們,滿意地微微頷首,能把豬帶好,無論什麼樣的兵,都不在話下。
張家灣出現神奇的一幕,都傳說張家灣的豬成精了,能整齊劃一地跟著口號走方陣。
十頭豬一排,整整十排,一百頭,沒有一隻豬會掉隊。校軍場上,戰士們高喊的一二三四,就是豬崽們起床練方陣的訊號。
已經形成條件反射,約束的竹子都不需要了。連吃飯都是一排一排地整齊,十個豬頭在飯桶裡上上下下。令人歎為觀止。
訓豬顯有成效。
“你們說,豬的智慧大,還是人的智慧大?”柳哲隨意地坐在綠草地上,淡然地看著五個弟子。
趙構之前被柳哲套路過,就是羊毛和糧食的問題。提高警惕,但答案很明顯,總不能說豬比人有智慧吧。
趙構自認為還沒有蠢到那個地步。猶豫不決、又堅定地舉起手,趙構語氣不確定:“老師,學生以為,人的智慧大。”
張小云像看鬼似的盯著趙構:“還用你說,我們都知道。你怎麼還猶猶豫豫地。”
“咳咳咳~,不要扯遠,今天只談論豬。”柳哲知道,趙構是上次留下了陰影,不怪他,只怪科學套路深。
今夕科學是天圓地方,千年後科學是我們都蹲在一個不太圓的球裡。如果時間以光速計算,科學是最善變的,跟科學變臉的速度相比,女人的臉都上不了檯面。
誰還沒被科學坑過。
“你們把豬訓練的很好,我都看在眼裡。我的意圖,就是讓你們透過養豬,來體驗普通百姓的疾苦,認識到底層人民的生活是有多麼地不易。”
柳哲苦口婆心,這五個十幾歲的少年、少女,正在形成世界觀,未來幾年的經歷將對他們的人生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更關乎大宋一國的走向。
不得不慎之又慎。
喜歡水滸之上山算我輸請大家收藏:()水滸之上山算我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