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看到希望的楊家一家子
至於為何要三十歲以上的村婦,主要是因為年輕的小媳婦天沒亮在外行走有危險。中年的村婦就不會有這些問題了。
興漁村中一所面積中等但有些破的房子裡面。楊三全一家七口住在這裡面。楊三全上有老父老母都五十多歲,自己和妻子也有三十多歲了。底下還有四個孩子,這還是活下來的。
還有兩個剛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活下來的四個孩子大兒子十五歲叫楊大毛,大女兒十三歲叫楊大妮,二女兒八歲叫楊二妮,小兒子兩歲叫楊二毛。
此時楊三全躺在床上道:“老大都去了這麼久了怎麼還不回來啊!也不知道那京城來的貴人能給點什麼。咱村子人可不少呢,我剛才數了數,共五十一戶人家,怎麼也得三百多人吧。這要是每家都給那是多少錢啊!”
楊三全的妻子邊打掃屋邊說道:“你管這麼多幹嘛,好好養你的腿吧!能撿條命就不錯了。我們家現在這樣子無論得什麼都是好的。好在開春了,海邊總能撿點吃的,也能填肚子。咱家雖船沒了,還好有兩畝地頂著,要不然,咱一家八口,真的要喝西北風了。”
海邊的漁民一般每戶人家都是有船的,楊三全家原先也是有的,可惜就是三月初楊三全和楊大毛父子出海打漁時遇到大風浪船翻了不說,人也差點沒了,要不是同村的船經過,這楊家可就真的完了。不過楊三全還是受了傷,尤其是腿傷得重,現在已經在床上養了快一月了。
楊大毛到底年輕力壯,輕傷養幾天就好。可楊三全因為腿傷的藥錢卻是掏光了楊家的底。現在楊家就只剩下這一座到處漏風的破房子和兩畝坡地。別說吃好了,更是餬口都難。
不過這楊家父子已經算命大了,遇到風浪船都毀了人還在已經是祖上保佑了,所以楊家人都還是挺感恩的。現在楊三全養傷,楊三全的父親楊老爹和兒子楊大毛兩爺孫負責地裡的活,還要去海邊撿吃的。母親楊老孃和妻子周氏及大女兒楊大妮打理家務。八歲的楊二妮還要帶兩歲的弟弟二毛呢。
好在楊家人也能安慰自己,不幸中的萬幸,要是兩個會不會被別人欺了,能不能不被餓死都難說。
楊三全也是唉聲嘆氣道:“這一次也是村長幫我們,不然哪會有大毛去貴人面前露臉的機會,我們家欠村長一個人情啊!不過我也擔心,大毛若是得罪了貴人可怎麼辦啊!”
就在這個時候,外面傳來了楊大毛的聲音:“爹、娘、爺、妹妹快出來,出來領東西。”
村長和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再加上幾個護衛挨家挨戶的送禮,全村三百多戶人家,這才送了兩百多戶就花了一個多時辰,估計全部送完時天都快要黑了。現在走了快大半個村子終於到了楊三全家。
楊大毛和另一個同村小夥推著一個推車的禮物見快到自己家時就已經忍不住興奮道:“幾位大人,前面就是我家的,我帶大人們走。”
賈琮的護衛們要麼是乞丐培養起來的,要麼是窮人家挑來培養的。反正都是窮過了。所以楊大毛的表現他們都明白。更不用說同村的幾人了,這些人這一路到每家送禮時都能看到驚喜和感恩。楊三毛此時自然不例外。
楊家眾人聽到楊大毛的聲音時便開始急忙出了房門。此時村長給幾個護衛開始介紹楊家的情況。幾個護衛一聽才發覺這楊家有些慘啊!
此時楊大毛有些手足無措的看著護衛,其實是想要得到自己家的幾份東西。
護衛看著楊三全被周氏攙扶著出來,便忙開口道:“這位大哥無需多禮,在下代表侯爺來給鄉親們送點東西本就是一點心意,大哥若因此再受傷就是在下的不是了。”
楊家眾人都和楊大毛的表現一樣,畢竟見識太少了,個個都手足無措的,楊老爺和楊三全站在前面硬著頭皮說了幾句感恩的話。
護衛笑道:“好了,各位不用多禮,村長,這一家是共八口人吧!來,拿出八包給他們。另外侯爺不是說要找幾個婦人打理海灘嗎?不知這家的夫人可願意。”
護衛們都經賈琮培訓過,有一點看人的眼光,周氏一出來就能看出她是一個樸實又勤快的婦人,所以便對村長說起她。
村長當然同意,這時村長便將剛才護衛的話解釋了一便,楊家幾人一聽每日有二十個錢只是撿一下海難上的不幹淨之物罷了,這麼輕松省事的活計那裡去尋啊!當然是滿口答應了。
村長和護衛們也沒逗留,不然這幾個楊家人當著他們的面可不好折開包袱看裡面是些什麼東西。
大毛也跟著走了,他還要繼續當苦力呢!不過他出門時故意回頭給楊家幾人對著包袱眨了眨眼,意思是有驚喜。所以周氏等村長等人走遠了便快步上前,馬上關了門。
楊老爹和楊三全身為男子要面子,沒急著動手開啟包袱,楊老孃早就等及了,她和楊大妮快步上前從一堆八個包袱中拿出一個開啟,隨即便是驚喜聲響起:“老頭子,老頭子,快來看啊!有好多好東西呢!天啊!這是布,還有糧食。”
隨著楊老孃的聲音響起,除楊三全外,所有楊家人都一擁而上,紛紛將八個包袱開啟。楊家人驚喜壞了,所有東西加起了共有:一千六百文錢,八塊布,八包線,四十斤米,四十斤麵粉,十六斤白糖,十六斤紅糖和四斤的花生糖。
楊家人激動壞了,周氏高興道:“天啊!這京裡來的貴人也太好了吧,光是這些米麵就夠我們家省著吃兩個月了,還著這八塊布,我們每個人可以做好幾身衣裳呢!這下我們二毛終於可以穿新衣裳了。”
楊老爺盡量控制著興奮,摸摸鬍子道:“好好,這下好了,這些東西多,我們也用不完,這樣好了,我看這一個月裡幫我們家的親戚也不少。我們可以挑些出來做為回禮,不然也不成敬意。”
楊老孃撇了一眼楊老爹,道:“這些事也用你說,行了,我和周氏會安排的,米和麵粉我們要留著填肚子了,白糖紅糖多,可用來回禮,還有布也是,這麼些布哪裡能用得完啊!”
“這樣,周氏,你拿一斤紅糖,一斤白糖,一包花生糖,一塊布。拿去給你孃家回禮,我也這樣拿一份回我孃家的禮,同村的親戚先不慌,畢竟各家各戶都得了,也不缺這些,等後面有了再好的東西或湊足了銀錢再還。這些錢也要先留著,三全還要喝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