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戰事輸了,陸離出事?
賈琮這些日子一點沒閑著,除了照顧古詩韻那邊外,他也想盡快將探春的親事定下來,以防萬一南安府真打了敗仗,不過有他在,南安府就別想打榮國府的主意。
賈琮經過一番考量,最終選了三家的後生給探春選擇,其中兩文一武,文官兩家中一個是三品大員家的嫡次子,身上有秀才功名。另一個五品官的獨生子,同樣是秀才功名,還是稟生。武官是一個勳貴家的旁系嫡子。
而探春的最終的選擇與賈琮所想的一樣,她選的是五品官的獨生子,身上有稟生功名的那位。
那一家姓秦,秦父在戶部做正五品郎中,這個官職不大不小,但在京城也算夠了,且現年四十歲,還有上升的空間。最重要的秦家人口簡單,是耕讀傳家,雖無錢財,但名聲好。
更重要的是秦父沒有妾氏,秦家的規矩是三十無子方可納妾。很多文官家裡都有這樣的規矩,文人重名,不管文人品德如何,至少為了好名聲也要做一番樣子。
秦夫人給秦家生了一子兩女,兒子名叫秦素,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
賈琮打聽到秦家人關繫好,且秦素本人上進學問又好,長相也不錯,不然也入不了賈琮的眼。
賈琮比較開放,先讓探春看了幾家的情況,再偷偷讓她看了幾人的容貌,最終探春做出了這個選擇。
而且賈琮還讓探春和秦素在不經意間互想看到了對方一眼,在這之後賈琮對秦素假裝無意中說到自己家有個隔房的妹妹最近要相看親事,秦素若聰明就應該明白。
後來自然是進展順利,八月初,秦素與探春正式定親了。
隨著探春的順利定親,榮國府除了惜春這個才十三歲的小姑娘外其它所有姑娘都有主了,當然除了客居在賈母院子裡的薛寶琴親事有些麻煩,不過她不是賈家人,賈琮無需管太多。
姑娘們的親事已定,各人都心情好得很,探春更是恢複了以往的爽朗大方,而迎春的成親之日也快到了,十月二十六日就是陸家和賈家商定的陸遠和迎春成親之日。在榮國府的最後兩個月裡,迎春總算漸漸釋放了自己的真性情和對榮國府的不捨。
姑娘們的感情也越來越好,每日都在一起玩樂,並幫著迎春整理嫁妝之物。
此次迎春出嫁的嫁妝賈琮賈母賈赦都商量好了,大房公中出兩萬兩,另外榮國府公中還有一份銀子,就是給賈母養老和養育小輩們到成親的那一份,當是說好了將來也是歸大房繼承,只負責養這些小輩並不會分給她們産業,但現在賈琮和賈赦都不缺銀子,所以也打算拿點出來給小輩嫁娶所用。
按照賈母等人的商討得出,給迎春補貼三千兩銀子,將來探春和惜春、黛玉也是三千兩,幾位哥兒也一樣,不分嫡庶都是三千兩,包括賈琮、寶玉、賈蘭、賈環。
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二房的錢財大房和賈母都清楚,沒有多少了,王氏又吝嗇,能給探春和賈琮多少呢!若是沒有大房和賈母在,王氏不給都未必做不出來,因此才有了這樣的安排。
另外趁這個機會賈琮還將給探春和黛玉、惜春的三千兩銀子讓她們自行打理,爭取買點小産業或做點小買賣,若是打理得好,將來的嫁妝也豐厚些。且這幾年在賈琮和陳嬤嬤的安排下幾位姑娘都學過管理中饋和打理俗物,相信她們不會亂花這筆銀子的。
姑娘們的嫁妝銀子給了,但幾位哥兒就沒給了,主要是賈琮不信任寶玉和賈環,賈蘭又小,所以便沒給他們。
暫且沒把巧姐兒和賈茂算進來,一是她們太小了,二是若賈母去了這份公中銀子自然是大房繼承,也就不需要再給這兩個小孩兒了。
迎春的嫁裝除了大房公中的兩萬兩和榮國府公中的三千兩外,賈赦從私房中拿了五千兩,賈琮也拿了五千兩,賈璉和鳳姐夫妻咬咬牙出了三千兩,賈母也出了三千兩。所以最終賈家給迎春準備的嫁妝共有三萬九千兩,當然這其中的一半是田莊和商鋪宅子。
另外迎春自己的私房和這些年的首飾等都可以帶走,再加上各人的添妝,比如黛玉就給了約兩千兩的首飾和宅子,最後迎春的嫁妝總價值約四萬五千兩左右,等到她成親過門相信嫁妝還會增加。以一個庶女來說這份嫁妝非常拿得出手了。
迎春自己已經很滿意了,她本來心就不大,又向來自卑,知道不能與古詩韻和黛玉比,所以到是表現得高高興興的。
就在給迎春準備嫁妝的過程中,今年的中秋節悄悄過了,榮國府到是過得熱鬧,但賈琮的情緒不高,他始終擔心南方的戰事和陸離的安全。好在他對天命有一絲預感,陸離此行雖有坎坷但於性命無礙,不然他也不會安穩的坐在京中了。
果然不出賈琮所料,八月三十日中午,賈琮在榮國府園子內和黛玉一起用午膳,就在他吃到一半的時候,只聽門外傳來劉勇的聲音道:“世子爺,宮裡的侍衛前來。”
劉勇的話還未說完,暗衛老三就走進來了,他就是劉勇口中的侍衛。
老三一進來就道:“世子,南方有訊息了,請馬上和我進宮。”
賈琮只覺心裡咯噔一聲,他知道暗衛老三以這種方式出現定然是出了大事。
賈琮馬上回道:“好,劉勇你跟我去。”隨後賈琮看了黛玉一眼,黛玉朝賈琮輕輕一點頭,一切盡在不言中。
就在賈琮與暗衛老三快馬往皇宮趕的時候,此時的皇宮內,皇帝和幾位心腹大臣臉色極差,整個宮殿內氣氛壓抑。
承恩公開口道:“聖上,老臣願親自前往,只求聖上給我五萬兵馬,老臣定將爪哇國的賊子趕出啟國,不管離兒是生是死,老臣必須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承恩公一說完現場馬上響起了“國公爺,不可,不可,陸離大人吉人自有天相”之類的聲音。
皇帝也道:“承恩公放心,朕不會不管離兒,離兒是朕看著長大的,朕一直把他當兒子看,朕信他,不然也不會派他去監軍。唉,都是朕的錯。”
承恩公雖傷心不已,心情低落到不行,但此時也只能道:“哪裡是聖上的錯,這都是為人臣子應該做的,終究是他的命數罷了。”
承恩公的樣子其它的幾位大臣也不好說什麼,也不能說節哀這樣的話,陸離活下來的機會很小,但也不是沒有希望。因為現在得到的訊息是南方軍隊大敗,霍起受傷,陸離在與爪哇國幾位高手的爭鬥中重傷不幸落水,生死不知。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