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不要臉的方家
陳嬤嬤準備得很充分,還將給迎春新做的兩套衣裳拿來給古詩韻穿,兩人身高胖瘦都差不多,後面再給迎春做就是了。
另外賈琮吩咐,按惜春的例給古詩韻,另外派了下人專門服飾古家幾人,等以後古詩韻入園子裡住時會按例給她安排服侍的丫頭,所以賈琮相信古詩韻在賈家會過得非常舒服的。
而且讓賈琮更加沒想到的是,古詩韻竟然會因為進賈府開啟一段不一樣的人生,連賈琮都想不到甚至是不敢相信的緣分。
次日,賈琮和古文往秋山縣而去,而段氏帶著古詩韻和古銘住在了榮國府梨香院。黛玉昨日知道古家人會住下後就安排下人在昨日天黑前出城去城外莊子上弄了螃蟹蝦魚等肉菜,今日一早開城門就帶回來。
上午的時候,姑娘們依舊去上課,黛玉讓古詩韻先適應一天,明日可跟著姑娘們一起上學,而且安慰她上課並不難,也無需學什麼,多增長些見識罷了。這樣一聽古詩韻也就不好拒絕了。
同時或許是她自己的不幹吧,被方家這樣的人家壞了名聲,古詩韻低落一陣子後,現在決定重新站起來,有賈琮給她的底氣,她有什麼好怕的。
姑娘只上上午的課,中午的時候,大觀園內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宴席。為了迎接古家人入住賈家,大觀園開了幾桌,只是不能讓戲班兒來唱戲,因為皇家的事整個京城最近都是非常嚴肅的,若是這個時候蹙了皇帝眉頭,恐怕沒有好果子吃。
榮國府經賈琮整改後財富水平反而上了一個臺階,而賈琮自己又是錢,所以府裡自中秋節開始三天兩頭都可以吃到螃蟹。
古家雖小有資産,但螃蟹可不是便宜吃食,半斤一個的就要近百文一斤,那種大的一斤一個的要兩百文一斤呢,在這京城,螃蟹完全就是貴族吃食,沒點家底的可吃不起。
古家今年也才吃了三次,這次的螃蟹是黛玉莊子上出産的,中午的時候辦了三桌,鳳姐要養胎沒來,老太太和陳嬤嬤及幾位姑娘一桌,邢氏反而帶著段氏和李紈尤氏一桌,寶玉幾位小哥帶著古銘一桌,另外有面子的丫頭也置了一桌。賈琮是不在的,他一早就和古文去秋
山縣了。
昨晚古家一家四口住在梨香院內,黛玉和陳嬤嬤安排得很好,各方面都照顧到了,連茶水果子都有。讓古家人驚喜的同時心裡也很感激榮國府眾人對他們的優待。至少昨晚古家人沒有因為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而睡不好。
榮國府的廚子被莫嬤嬤□□過,現在公中大廚房的廚子手藝比起以前強多了,菜品的花樣也多了。古家人也是第一次見識到什麼是真正的豪華盛宴。不僅是味道好,關鍵是有好幾道菜的樣式還特別好看。蝦子和魚的做法,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並吃到。
賈母以前喜歡吃重油重鹽又軟爛的食物,但現在經過賈琮的調整後賈家的食物精巧了不少,但味道反而提高了,也滿足了賈母的需求,讓賈母都沒刺可挑。
而且禦醫也給她說過年老後吃太油膩的東西不好,賈母改了不少,現在她雖然年紀日漸增長,便身子反而輕鬆了些。她自己都私下在想,或許可以多活幾年。
姑娘們先吃完後,黛玉便和三春帶著古詩韻去玩她們經常玩的小玩意,比如調變胭脂水粉啊!畫畫啊等等。古詩韻頭一次接觸貴女們的生活,心裡忐忑又新奇,她一方面怕丟人,但另一方面又想增長些見識和技能。好在她融入得很好,很快便適應了這種生活。
而古銘這幾天就和寶玉等人在賈家族學內讀書,雖然以前說過外人不得入族學,但賈赦和賈珍同意就行。現在賈琮同意也是一樣的。
段氏很自由,她可以在榮國府照顧兒女,也可以回城外的宅子裡看看並打理打理。另外還可照料下京城內古家的生意,甚至有時候還可以和賈母等人摸牌,反正古家剩下的三人在榮國府的日子一點沒覺得無聊。
…………
賈琮這邊,他和古文於半下午的時候來到秋山縣,他本是不用來的,一個小小的方家還不需要他親自出手。他來一趟也是為了看看外祖父外祖母,順便給他們帶些禮物過來。
此次帶來的東西也有兩車,一車物品,一車吃食,僅用了昨日一晚的時間這些東西就準備好了,吃食裡面連螃蟹都有,還有去寒的酒,這酒是賈琮用靈泉水自制的,只有自家人用,外面沒得賣。
這種酒
賈琮對外說用的藥材非常特殊,很多地方都找不到了,所以就算是皇帝和陸離找他要他也只能一年提供幾壇而已,多的就沒有了,此次給古家老太爺老太太帶了兩壇已經是他有孝心了。
到了古家後,古家兩老高興壞了,看到賈琮來了他們之前的擔心放下了大半。賈琮先安慰了他們一番,表示完全不用擔方家,一切自有他做主。今日大家先吃好喝好,免得他帶來的螃蟹壞了。
賈琮進入秋山縣是大張旗鼓的,很多人都知道了,而與古詩韻定了親的方家這邊也在晚些時候知道了訊息。
方家內,方父方母和方子言沉默不已,方子言率先開口道:“父親,母親,古家的那個京城榮國府的世子來了,我們是不是應該去拜訪一下吧!”
方父看了一眼方子言道:“有什麼好去,人家這次來難道你還認為是好事嗎?你要不是搞出那樣的事能成現在這樣子嗎?你的親事也不會出問題,要是能與榮國府成了親家,將來你就算是想做官也不過是人家一句話,哪像現在快十八了還只是一個童生。”
方母聽方父這話還是不服氣道:“十八咋了,十八歲還沒考上童生的多了去了,有些人一輩子都考不上童生呢!你看看別人家那些子弟,不讀書不管事,未及冠孩子都幾個了,後院小妾一大堆。我們言哥兒比起那些紈絝子弟已經好得多了。”
“我孃家侄女給言哥兒做妾已經夠委屈了,古家拿這事來說可見古家那女兒也是個沒氣度的。你也不想想,就那古家女的個性將來怎麼得了。她若一嫁過來很快就能生下嫡子還好說,怕的就是萬一一直沒有呢!”
“那古家的夫人不就是快三十才生下一個兒子嗎?還是唯一的兒子,我還怕那古家女不如她母親呢?退一步講,她若一直生不下嫡子難道還要攔著我們言哥兒傳終接代嗎?還有,我娘這侄女這個時候有孕又不是壞事,若是個女兒對嫡妻能有什麼影響,他古家又不是沒有庶子庶女。”
“若是個男兒將來還不是要叫古家女一聲嫡母,甚至都可以記在她名下。而且這樣我們方家也不怕沒有兒子,那古家女也不用為沒給方家生下兒子擔憂了。這樣一舉幾得的事真不知道古家計較個什麼。”
方母這話說得,若是讓賈琮或古家人聽到恐怕會氣笑的,若跟這種人吵架怕是會秀才遇上兵,有理都說不清。
不過賈琮也不會和方母這樣的人吵,因為他直接吩咐下面的人和秋山縣府衙幫他查清方家所有的事。在他看來,像方家這樣的品格不可能是正經人,沒有一點漏洞。只要方家人在規矩或品德甚至律法上犯了一點錯,賈琮就有的是辦法對付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