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我揹你回去
第二天上午,交流活動完成了最後的收尾工作。
簡單在江城大學的教師食堂解決完午飯後,許琛和同事一起直奔江大的體育館。
他昨天特意研究過賽程表,由於平日裡不怎麼關心體育賽事,又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在瀏覽器裡把那些“男子反曲弓個人賽”“四分之一決賽”“銅牌決賽”“金牌決賽”的名詞全都查了一遍。
以他了解到的廖以辰的成績,上午四分之一決賽順利晉級四強不會有什麼問題,下午就是半決賽和總決賽了。
走進場館,因為前一天就來觀過賽,同事很熟悉地領著他走到了新大體院所在的休息區。
這會兒人不多,他們走進去的時候,劉偉正坐在桌前吃盒飯,瞥見熟悉的身影,忙起身和他們打招呼。
“今天許老師也來啦?”劉偉喜形於色。
“是,過來看比賽。”許琛伸手和他握了握。
“哈哈,劉教練辛苦,別管我們,快吃飯。”同事是個熱絡的,說完自己找了個空椅子坐了下來:“我還是今天才聽說,我們經管學院也出了位能將,想著一定得來看看。”
“你說以辰吶,”劉偉給他們一人拿了瓶水,“他確實是厲害,上午成功晉四強了,下午決賽很有希望奪金。”
和預想的一樣,許琛想著,聽同事搶先一步問,“誒,那這位同學人呢?”
“射箭比賽是最早的,估計一會兒就要開始了,選手應該已經到場地備賽了。”
許琛問:“比賽場地在哪一邊?”
劉偉迅速把吃完的餐盒收拾好,聞言又看了一眼許琛,溫和笑道:“這會兒也沒別的比賽,我領你們過去吧。”
射箭比賽其實就在田徑場上進行,反曲弓比賽距離是70米,在觀眾席上落座,遙望架在草坪那頭的箭靶,只能看得見一個從內到外依次是黃、紅、藍、黑、白的五色同心圓,完全看不清環線。
“嘖,這麼遠吶?這怎麼瞄準啊。”同事表示驚訝。
劉偉聞聲給他們解釋:“一般反曲弓比賽,都以室外70米射距比賽為主,使用的靶面直徑是122厘米,黃心的直徑只有12.2厘米。射箭考驗的是穩定性、一致性、準確性和協調性,其實像以辰他們這樣專業的射箭運動員,訓練到一定程度,瞄準已經不僅僅是靠眼睛了,更多的要靠高度一致的靠位,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哦。”同事瞭然地點了點頭。
距離比賽開始只有十來分鐘,劉偉偏頭和許琛搭話,“真沒想到許老師會來,身體好些了嗎?”
許琛:“已經好了。”
劉偉垂頭笑了笑,“那就好,原本還想著得明天返程的時候才能見到了。”
根據新大校方的安排,經管學院和體院明天將乘同一趟航班返回新城。
許琛沒應聲,只笑了笑。
劉偉高興的情緒卻一直沒散,“晚上能邀請許老師一起來參加我們的慶功宴嗎?”
“……”許琛猶豫著正想開口拒絕,旁邊同事一下子歡呼起來,“選手進場了!”
場館裡響起動感的音樂,比賽場上,只見晉級四強的四位選手身穿運動服上場,解說員介紹了半決賽的對陣選手和比賽順序。
廖以辰穿著藍白色的運動衣站在中間,身上已經帶好了護胸、護臂的一些裝置,面色沉穩鎮定,看起來並不緊張。
反倒是坐在觀眾席的許琛有些莫名地忐忑。
好在很快比賽就開始了。
半決賽兩兩對決,對決後失利者進行銅牌決賽爭奪季軍,獲勝的兩人則進行金牌決賽,決出冠亞軍。
先入場比賽的人裡沒有廖以辰,旁邊,許琛的同事有些焦急地問劉偉。“快快快,劉老師,抓緊給我們講講規則吧,臨場突擊一下。”
劉偉好脾氣地笑笑,言簡意賅地解釋,“反曲弓是局分制,每局選手交替射三支箭,環數相加高的得兩分,平得一分,先積6分的獲勝,分數持平就加賽。”
“以以辰的實力,奪冠的機會還是很大的。”劉偉順便給許琛他們介紹了下比較有競爭力的那個對手,“那是江城市隊的,去年剛拿了省射箭比賽亞軍,男女混雙奪了金,發揮很穩定。”
許琛定睛看了看那個掛著22號號碼布的選手,果然如劉偉所說,他發揮穩定,很快便以3局6分獲勝,首先取得了金牌決賽的入場券。
輪到廖以辰和另一位選手入場,音樂停止之後,比賽開始。
許琛心無端地攥了攥,這是他第一次在現場看射箭比賽,尤其是場上比賽的選手還是和自己認識並關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