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一想,謝疑說之前工作很忙,沒有過戀愛經歷也很合理。
說起來,他也只是比蘇知大上一歲而已。
蘇知自己都沒有感情經歷,謝疑沒有,也不算很離奇。
蘇知倒不是覺得對方像對感情很熟練的型別,就是這樣青澀的詞彙,跟男人沉穩的外表實在有些割裂。
搞的他覺得怪怪的,總是想起來。
……
今天一天又發生了很多事。
不過蘇知的腦子卻沒有昨天混亂。
雲裡霧裡的狀態會讓他比較焦慮,如果事情的思路很清晰,哪怕很棘手很陌生,蘇知卻不會那麼無措。
他回到公寓,洗漱完,腦神經甚至還有點興奮。
蘇知一邊整理資料一邊思考。
現在已知的條件:
1.謝疑喜歡他,在追他,態度比較直接,應該是想要和他談戀愛。
括號,雖然他沒有搞清楚謝疑為什麼喜歡他,括號結束。
2.他把謝疑當做朋友,不討厭謝疑,對謝疑的追求也沒有很反感。
3.沒有反感的前提下,他不確定自己喜不喜歡謝疑。
蘇知昨天無法確定謝疑告白後想要的目的,那個告白太像一個意外。
不過今天謝疑的態度直接很多,反複說了好幾次在追他,雖然讓蘇知覺得緊張,但是也讓他可以確認,謝疑應該是很想和他在一起。
這樣看來,問題似乎就簡化到了他喜不喜歡謝疑、要不要接受追求這一個單獨的層面。
但這個問題遠遠沒有這麼簡單:
首先,蘇知甚至不明白什麼叫喜歡。
這個說起來也比較離奇。
蘇知沒有感情經歷,但他見過的並不算少。
性別分化的世界,由不可控的資訊素聯結,激烈浪漫的愛情故事並不罕見。
蘇知大學時候的同學裡有個apha,就和隔壁院校的一個oega愛的轟轟烈烈的,每一次複合又分手都鬧得很大,比電視劇還要精彩,蘇知這麼一個不算八卦的人,也清晰地圍觀到了全程。
說實話,他對此唯一的感想是:沒有看懂。
怎麼愛上的沒看懂、每次為什麼分手沒看懂、又為什麼複合也沒看懂,太深奧了,誠實地講,蘇知很想建議他們去看一下心理健康科。
刨除資訊素影響的,其他例子蘇知也見過。
比如說他的父母,兩個人就都是beta。
他父母的感情很好,不過兩人是青梅竹馬,從很小開始就是好朋友,長大後順理成章的在一起,比起愛情,友情和親情的成分好像更高,比較平淡,老夫老妻的那種感覺。
而且兩個人對蘇知是放養策略,從蘇知上初中開始,就經常在家裡消失。
等到蘇知上大學,兩人更是徹底放飛,開始長途旅行,一兩年才能見到一次人影。
所以蘇知也沒什麼特殊的感想。
其他的話,印象比較深的,就是陸小姐和顧總那對apha和beta的組合了。
更是完全沒有參考價值。
想不出結果。
蘇知決定求助萬能的前人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