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麻煩了,多謝。”
男人走出花店,撐著一把深色的傘,抬步走入簌簌的雨中。
寬大的傘握在他手中如同玩具,稠密的雨絲斜斜打在傘面,男人腿長走得快,沒過幾秒就融入夜色中,消失無蹤。
……
把花店關門前,蘇知加了男人留下的通訊號,然後回到附近的臨時住宿的公寓。
花店不做線上宣傳,沒有公用賬號,蘇知只能用自己的私人賬號。
臨睡前,蘇知洗漱好,窩進被褥中準備睡覺。
通訊忽然響了一聲,蘇知拿起來,點開,發現是導師發來的訊息。
導師詢問他實驗樣本0409的情況。
蘇知的導師穆晴,是天然植物研製資訊素制劑的專家。
蘇知從研究生的時候開始跟著她。
用外源激素中和資訊素以緩解發情期和易感期的痛苦,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以相似原理研發而出的人工合成的資訊素抑制劑早已上市上百年,普遍使用。
但人工抑制劑的副作用十分顯著,有一種說法稱長期使用人工抑制劑與慢性自殺沒有區別。
而這種植物身上釋放出的天然抑制劑,經過合適的提取處理,副作用只有人工抑制劑的10,相比之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大約三十年前,有學者發現自然界中存在極少數的植物,能夠釋放一種和資訊素互相作用的特殊物質,緩和ao因資訊素紊亂産生的異常。
這項發現最初被披露時,迅速引起了業界狂熱,無數學者湧入,無數人想要在這個前景遠大的領域中有所建樹,讓自己的名字在資訊素研究的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然而不知為何,資訊素彷彿天生攜帶著詛咒,這些經過人工培育、改良的植株,不僅效果比最初的母本下降,且容易突變出各種各樣的致病性狀,難以實現大規模量産。
學者們嘗試了各種方式,至今都沒能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産量上不去,這種天然的抑制劑無法普及,成本高昂,大多在權貴中流通,變成了一種奢侈品。
早些年大批次湧入的學者大多因為尋求不到進展退出,不過也有許多堅持研究。
即便不能量産,只看經濟效益,這個專案仍有研究價值,更別提暫時沒進展不代表永遠找不到突破,未來的圖景過於宏大,仍舊有許多人前赴後繼地投身其中。
蘇知的導師穆晴就是深耕於此的專家之一,掛職在首都研究所,有著獨立的研究室,在業界小有名氣。
蘇知在研究上很有天分,研究生的時候,就能獨立帶專案,畢業後順理成章地留在了首都研究所。
蘇知回複:[健康狀況正常,前半個月生長速度比實驗室環境平均下降13,最近一週恢複正常。]
導師:[那就好。0409對環境的適應性比想象中好些。]
導師沒有再追問實驗樣品的事。
蘇知在研究上冷靜穩重,他說一切正常,就絕不可能出問題。
她轉而和蘇知提起家常:[z城最近半個月都是雨季,記得隨身帶傘,照顧好自己。]
蘇知指尖停留在螢幕上片刻,問:[會的。研究所那邊還好嗎?]
蘇知想問研究所的局勢是否還好,但不好直接詢問。
探究所的這一次休假很突然,毫無預兆的通知,況且強制將大部分研究員清離,並不符合實驗研究的基本原則。
與其說休假,不如說是隔離。
蘇知對人情世故不太瞭解,甚至於遲鈍。
他沒多少跟人打交道的經驗,離開學校後,由導師護著直接入職了首都研究所,研究進展也算順利,沒親身經歷過什麼陰謀詭計、派系權利鬥爭,即使已經工作了好幾年,仍可以稱得上半隻腳還踩在象牙塔裡。
但蘇知並非對這些一無所知,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