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財聞言,連忙讓開路:“原來是張道長,道長請!”
見對方沒有多問,張長青腳下運氣,瞬間加速,沒入人群之中。
看著張長青走遠的背影,王有財鬆了口氣。
按照泰嶽律規定,對不帶道牒的道士和不帶度牒的和尚,如果沒人擔保,不許其進城,並且還要處以罰款。
可惜,今時不比當日,王有財不敢阻擋張長青,罰款更是提都不敢提。
據說當時泰嶽律的這條規定,就是專門針對勢力強大的道教和佛教等武林門派。
在張泰嶽當政初期,這條律法一度被人嘲笑。但是隨著張泰嶽橫掃天下,整個武林匍匐在張泰嶽腳下,就再也沒有哪個門派敢公然對抗律法了。膽敢不老實登記,不交罰款的,第二天就會有六扇門的捕頭上門抓人。
可惜,自張泰嶽離奇失蹤,張泰嶽的朋友和弟子,死的死,退隱的退隱,一些律法也被皇帝廢除,或者是得不到很好的執行。
這些年,朝廷威嚴漸失,越是偏僻的地方,對武林人士的約束越鬆弛。
前段時間,一位同僚,因為語氣上稍有怠慢,就被青山寺的和尚藉故撞的吐血,也就賠了幾兩銀子的醫藥費。
張長青跟著人群,在縣城中漫無目的的閒逛,見識這個時代的風土人情。
“雖說不像現代車水馬龍,但這個縣城也還算繁華,這些人的精神面貌,看起來還算不錯,看來社會整體應該比較穩定。”
三三兩兩的人群,路過張長青身邊,對他這一身的裝束也就多打量了兩眼,並沒太多驚訝,讓他放心不少。
“果然是我想多了,穿道袍在現在來說,應該只是正常打扮,並不是奇裝異服,而且一路上穿道袍的,好像還不少。”
逛了小半個時辰,發現了三家書店,三家青樓,五家酒樓。
“要不要進去看看?”
望了望面前的這棟清幽的小樓,張長青有點猶豫。
“我就看看,又不幹嘛,怕個錘子。”
昂首走進這家書店,在裡面翻了翻,書的種類比較多,但主要還是些經史子集,字型是繁簡體摻雜,大概意思還是看得懂。
拿著一本書,張長青呆在原地,疑惑頓生:“難道真的是全宇宙都在學習漢字和中國話?還是因為我是先天兩儀道體的原因?”
眼見張長青翻翻找找,一個夥計嘿嘿一笑,悄悄湊到張長青身邊。
“不知兄臺在找什麼書籍?或許我可以幫忙?”
張長青慌忙的把手上的書籍放好:“沒什麼,沒什麼。”
這種情況,這個夥計見多了,見四下無人,從懷中掏出幾本泛黃的書籍。
“嘿嘿,兄臺,是不是在找這些?”
說著,把手上的書籍遞到張長青面前。
張長青定睛一看,最上面一本書,打底是一朵大大的梅花,書名:“金瓶”。
張長青默然不語:瞧不起誰呢?以為我看不出來?
“兄臺,看這本?”
這本書打底是一塊美玉,書名“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