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唯一能讓他有一點情緒波動的,除了竺曉凡的活動邀請,便是週日晚上的配音學習課了,畢竟週五那晚上的巧合,他很難不更進一步地往竺曉凡就是自己的老師小小酥的方向想,以至於有一種小小酥和竺曉凡的聲音越聽越像的感覺。
所以臨到下課的時候,他終於忍不住了,試探著問,“老師,我有一個問題。”
“你請問。”
“老師,你的配音水平這麼高,在現實生活中一定也是很優秀的配音演員。可是為什麼你在自我介紹裡,沒有像別的老師那樣列舉自己的作品呢?”
小小酥靦腆笑道,“因為我配的作品不夠好,不好意思放在自我介紹裡,免得被其他老師笑話。”
“怎麼會,我覺得老師的水平很高,尤其是指導情境之下的對話配音時,和我平常聽廣播劇的感覺一模一樣。”
“是麼?多謝你的賞識。”
“所以老師其實是有很多作品的吧,為什麼不放出來呢?那樣能吸引更多學生,不是麼?”
小小酥嘿嘿笑,但語氣中已經帶上了防備,“同學,你問太多了哦哈哈哈~”
“不好意思。”紀暘覺得自己再追問下去就要破壞師生情了。
網路一線牽,珍惜這份緣,師生緣也是緣,適可而止吧。
至於竺曉凡和小小酥是不是同一個人,也沒那麼重要。這該死的好奇心,還是壓住吧。
“沒關系,咱們這個課的主要目的是學習配音,把這件事做好,咱們都高興。你今天的進步也很大。”
“謝謝老師。”
“如果沒有別的問題的話,咱們就下課吧。”
“好的,謝謝老師,老師再見。”
“下節課見,拜拜。”
下了課,竺曉凡頭疼得揉揉自己眉心,他沒預料到會被同學生一直懷疑身份。
他在這個平臺上做配音老師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沒有任何人知道他的這個秘密。他在平臺上的自我介紹很簡單,也不放任何作品,他上課的時候都會很注意控制自己的聲線,避免和日常工作時的聲線有所重合而讓人聽出來。他能吸引到學生,完全是靠一個一個學生給他積攢的口碑。
但他不知道自己還能這樣做多久。
他的目光又落到了桌上的那張合影,嘆了口氣。
週末過後,又是忙碌的工作日,紀暘在上班間隙把洗好晾幹的竺曉凡的外套寄到了竺曉凡的工作室,而竺曉凡12月31號那天活動的票也寄到了紀暘的辦公室。
紀暘在12月的最後這段時間,幫趙文愷順利搭建了計算模擬的平臺,並測試透過了模擬的環境,把自己寫的程式碼交給了趙文愷,還根據趙文愷研究的材料,對程式碼進行了一些改動。
所有模擬檔案準備好遞交後臺後,計算順利平穩地進行,第一個模擬跑了近24小時才結束。
紀暘和趙文愷一起看模擬結果,和趙文愷想要實現的結果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有了第一組結果作為參考,調整一下研究材料輸入檔案裡的相關引數,就能逐步接近想要實現的結果。
趙文愷對此非常滿意,直誇紀暘不愧是學院現在重點培養的人才,若是沒有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研究什麼時候才能有進展。
紀暘心裡沒什麼欣喜,他就是很奇怪地不愛聽這種恭維,但面上他還是對趙文愷表示了祝賀。
兩人再次討論了一下接下來該如何最佳化引數,並對要寫的文章的大致結構進行了梳理,約定好模型部分由紀暘撰寫,紀暘是文章的第二作者,在致謝部分也會說明程式碼由紀暘撰寫。
趙文愷的工作在紀暘的幫助下進行得很順利,但紀暘這邊的實驗卻遇到了瓶頸。
他教會了自己的博士生如何做電鏡內的彎曲試驗,並把大部分實驗工作交給了博士生,但學院的電鏡卻突然出了問題,維修工人元旦後才到,這很耽誤專案的進度。
不過趙文愷承諾了會讓五個電鏡實驗的tie sot給紀暘組,所以紀暘也不太擔心,就將工作的注意力從實驗放到了教學上。
元旦過後就是期末考,他不需要親自出題,但是要給出題的助教一個大概的出題方向,所以他還得翻翻教材和習題冊,閱讀學校關於考試的各項規定,給一個體面的出題方向。
此外還有學生的論文,專案的彙報,自己論文的撰寫…….
就這麼忙忙碌碌到了今年的最後那天,紀暘耐著性子聽完學院領導的年末總結後,飯也來不及吃,就離開學校趕去國家會展中心。
到了國家會展中心,人多得紀暘都犯怵,正準備掏出竺曉凡送的票入場,一摸口袋才發現票落在辦公室忘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