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陽突然開口說起另一件事:“清遠,許扶青此人,並不適合做朋友。”
“嗯?”
宋陽微微一笑:“無事,就當我什麼也沒說吧。”他又換了一個話題:“快到中秋了,清遠,不如你給家裡人寫封信吧,將你在京城的生活告訴他們,也算是慰藉思念之情。”
寧清遠聞言,眼中閃過一絲亮光:“寫信?這倒是個好主意。只是,北疆與京城相隔千裡,信件往來恐怕不易。”
宋陽語氣溫和:“無妨,我認識一位商隊的領隊,他們每月都會往返於京城與北疆之間,可以幫你帶信。你若願意,我可以替你安排。”
寧清遠連忙說道:“那真是太好了,宋陽,多謝你。”
宋陽面上依舊掛著溫和的笑:“清遠,你我之間,不必如此客氣。你若現在有空,不如回府後便寫信,我明日一早便讓人送去商隊。”
寧清遠才想起來,他還可以寫信。
回到府中,把小簍子交給下人,寧清遠快步走去書房,關上門,取出紙筆,迫不及待地磨墨,坐在書桌前,開始給家人寫信,提筆寫下“戍國公與王妃親啟”。
他先是簡單敘述了自己在京城的生活,提到上書房的學習、結識的朋友,以及京城的繁華與熱鬧。他寫道:“京城雖繁華,卻不及北疆自由。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將至,孩兒更是思念家中。”
接著,又詳細描述了今天的行程,提到了鬥蛐蛐、集市上的燈籠、木偶戲和小吃,想透過文字將這裡所有好的一面都分享給遠在北疆的家人。
他寫道:“京城的集市熱鬧非凡,孩兒今日與朋友們一起看了木偶戲,嘗了許多小吃,月遙一定喜歡,下次帶回去給她嘗嘗。”
……
“孩兒在京中一切順遂,望勿掛懷。雖相隔千裡,然心念親恩,朝夕不忘。唯願二老身康體健,福壽綿長;月遙聰慧勤學,早日成才。盼得歸期至,重聚一堂歡。”
寫到聰慧勤學的時候,寧清遠忍不住笑了,寧月遙就是一隻小懶豬,每天睡到太陽曬屁股才肯起床,對除了看書以外的所有事情都感興趣,小小年紀就養了一隻小馬駒,帶著它四處瘋玩。
不過寧月遙體質比他好,母妃也就任她玩去了。小姑娘天天跑訓練場,立志要成為神箭手,也不知道現在她拉得動那大弓沒有。
寧清遠寫了好幾頁紙,不知道父王母妃有沒有耐心看完。不過,母妃一定會欣慰他的字大有進步!
說不定,還會懷疑這信是代寫的……不行,得搞點個性簽名。這樣想著,寧清遠又在信紙上畫了一個憨憨的小豬頭。
這下總不會懷疑了吧?他以前練字的時候懶,一直進不了步,自己也沒心思練下去了,就開始在紙上塗塗畫畫,畫了各種小動物,畫得困了,趴下就睡。
醒來的時候,發現母妃在捏他的臉,還笑得很開心。寧清遠疑惑,母妃指了指銅鏡,他跑到銅鏡前看,發現自己臉上映了個小豬頭。
畫完後,寧清遠將信紙仔細摺好,裝入信封。他取出一小塊蠟片,放在燭火上加熱,蠟片漸漸融化,滴落在信封的封口處,形成一小灘溫熱的蠟液。他拿著一枚小巧的印章,輕輕按壓在蠟液上,印上北疆王府的徽記。
寧清遠想了想,又在旁邊畫了一個和母妃贈的玉佩一樣的圖案,一隻展翅翺翔的雄鷹。雖然成圖看上去,和玉佩差別有點點……大,但他相信母妃能看出來的。
他望向窗外,夜空中的月亮似乎變圓了一些,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
“叩叩——”敲門聲響起,楊子衿的聲音在門外傳來:“清遠,該吃飯了。”
“好。”寧清把信收好,開啟門。
楊子衿注視著他,似乎在判斷他此刻的心情。寧清遠推著他往前走,“好啦,走吧,我餓了。”
知道他此刻心情還不錯,楊子衿放下心來,又忍不住責備道:“餓了還不知道出來,還得我來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