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朗月入懷
孟亭曈這次拿到的劇本, 講述的是一個一直以來斬妖除魔護天下蒼生、備受百姓愛戴的仙門大家的仙尊,因曾經的一念之差釀成塌天大禍,最終被自己的親傳弟子手刃仙山。世人這才知曉那個一直以來擾得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無惡不作又不死不滅的魔物, 源頭竟出自這位仙尊之身。
仙尊與這魔物同根同源, 千年前仙尊為飛升一心想洗淨身上的貪、嗔、痴三念, 卻一直苦熬無果,總也無法勘破最後一層執念,竟一時生出來捷徑之法, 使用禁術強行剝離出了他身上原本怎麼也洗不淨的三毒,這才一朝大成,終是登仙得道,創立天元仙宗。
而後千百年來,天元仙宗逐漸發揚光大, 成為仙門各派之首。
孟亭曈要出演的角色便是天元仙宗裡那位仙尊最為得意的關門弟子、被世人尊稱為清風朗月的小仙君——靈回。
靈回自帶仙骨, 天生的尋仙問道的好苗子。宗主仙尊自山腳下將他撿回來時也曾斷言‘此子有成聖之姿’, 將人帶入仙門親傳授教。
靈回也不負眾望, 雖是仙門中年齡最小的弟子,卻是一眾弟子中修為最高之人, 早早便有了封神之相, 所有人也都知道靈回就是那天元仙宗的下一任宗主, 偶有不服之人與之接觸後,無一再有妄言。
而靈回也一直都在追尋師尊的腳步, 日夜修煉毫不懈怠,只求有朝一日可以徹底滅掉那個神出鬼沒、無惡不作的魔頭——夜冥,還人世間一個太平。
誰料就在他打算與夜冥決一死戰之時,他終於見到了夜冥的真面目,竟與他師尊生了同一張臉。
原來這夜冥、是當年他那師尊使用禁術強行剝離出來的産物。貪嗔痴三念可以被剔除, 卻根本無法消解,它一直以另一種形式存在於世間,無憑無依如無根之草,卻能勾動人心底裡最原始的邪念,而它又如同一個可以吸附這些邪念的深淵一般,因不斷地吸收吞噬著這人世間太多的惡念,最終竟然幻化出了形。
師尊無力可解,因那東西本就因他而生,他和那東西同根同源,一體雙生,自己又如何打敗自己。
於是師尊閉關,培養出來了千千萬萬個弟子,卻一直無法面對那已形成勢力的夜冥,妄圖再尋找其他的破解之道。
可那唯一的破解之道,竟然是讓那東西回歸於自己的本體。
怎麼剝離出去的、便再怎麼吸納回來,然後與之一起同歸於盡。
六根早已清淨的師尊終於是平白又生出了新的貪念。
他貪戀這手中的權貴、貪戀這人世間的生存;因了貪念又生出來嗔心,他憤恨那東西的存在、他仇視、甚至惱怒,日夜想除之而後快;最終因了這貪與嗔,終是成了痴者無明,是非不明、善惡不分,全了徹徹底底的貪嗔痴三毒。
戒、定、慧再也無了作用,師尊再一次輪入六道苦海受盡煎熬折磨,最終走火入魔。
靈回最初得知真相時,他也是不信的。
只是回山問詢,師尊卻突然翻了臉,竟以他已被魔物汙了心智、因此才將那魔物從後山中放出為由逐出師門、被所有同門師兄追殺。
隨後又放出訊息,說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他而起,那魔物與他同為天降之物,世間陰陽,最是講平衡二字,他那天生的仙骨便是那天降不詳的魔物所置換而來。
他護了一世的天下蒼生因此對他談之色變,說原來那為禍人間已久的魔物,竟出自他手。
他成了造成現下一切的罪魁禍首,再也沒有一個人會相信他。
他只得奔逃,與自小生活在一起的同門師兄兵刃相見。
他手下留情,可追上他的來人卻使用了最為殘忍的陣法將他包圍其中,勢要將他魂飛魄散、永世再不入輪回。
靈回拼死逃出。那些追殺他的人反而更加堅信、他和那魔物才是同根同源。因那陣法原就是師門中最陰毒狠辣的死局。世間除了那魔物、再無第二個人可以逃脫的可能性。
重傷的靈回幾乎落到走投無路的地步。直到他用盡最後一絲力氣逃到了一個山洞口,法力幾乎全無的他早已分辨不出來那包裹著他的濃鬱的魔物氣息。
然後那張和他師尊長著一模一樣的臉的夜冥笑著走到了洞口,倚著石牆輕挑地看著他。
夜冥沒殺他,反而那身後追上來的人誓要取他性命。
夜冥護了他、養著他,最終還將如何殺死自己的法子告訴了他。
最後的最後,天元山仙魔大戰,夜冥終於是和師尊回歸為一體,最終被靈回親手斬殺。
一切塵埃落定,昔日仙山再也不複存在,而那個天生六根幹淨無欲無求、生來便是滿身仙骨、下一個仙門的掌舵人、擁有成聖之姿的天選之子——靈回,最終心甘情願的淪為一介凡人。
孟亭曈讀完劇本,良久無言。
他似乎無法理解劇本中那個為了天下蒼生、最終放棄飛升成聖、放棄仙門百家、放棄了他曾經所擁有和執著過的一切,只成為了一個行走在世間閑雲散鶴一般泯然眾人矣的靈回。
但是那份悲憫,卻在他的心口處打上了一個淺淺的烙印,似乎從中窺見了什麼,又似乎是在懷念著什麼。
可悲可嘆,這個劇本的敘事和需要的情感有些複雜飽滿,當初他挑選熊利群導演這個劇本的時候,原本是對古裝劇有些好奇。聽說古往今來那尋仙問道之人皆是仙氣飄飄、不食人間煙火還能在天上飛來飛去的清冷仙尊。
他過去只在話本兒上看到過,而最近他正追的一部仙俠劇,男女主動不動就結手印、一揮劍便是一道白光打趴一片,點下樹枝便能一躍百裡、踏月而行,他也蠻想玩兒的。
哪想到原本是要來飾演一個備受所有人尊敬的小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