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董事會是九人,但鷹國電信的獨立董事,這次依舊沒有參加董事會。
不過值得玩味的是,他這次把表決權委託給了宮浩。
蕭山估計,宮浩可能給那個獨立董事許下了什麼好處,而且在對大路投資這類事上,他們兩方本來就是一致的立場,很容易結成聯盟。
這就有些麻煩了,蔡立行容易服,可宮浩是銅牆鐵壁。
蕭山坐在董事長的位置上,目光掃過眾人,輕聲開口:
“各位董事,今我們深度交流一下看法,然後我會提出一個新的發展規劃,讓我們太積電的利潤能夠在十年內保持年年翻倍的提案,供大家表決。”
他這一句話,把八個人都聽傻了。
十年內,年年翻倍的提案?有這樣的提案,他們舉雙腳都會贊成,問題是誰信啊?
連續十年翻倍,那等於幾何擴張了,只有企業才能做到,可太積電已經是成熟的大企業了,就算一統下了,也不可能保持連續十年翻倍吧?
就連張仲謀都疑惑不解,蕭山有必要十年嗎?你就是保證一年翻倍,大家都透過了啊。
宮浩直接冷笑:“你不會是要把晶片賣給外星人吧?”
蕭山鄙夷地看了他一眼,吐出四字評語:“井底之蛙,怎知大?”
宮浩頓時氣得滿臉通紅,剛想開罵,張仲謀瞪他一眼搶先:“你閉嘴,現在輪不到你話!”
宮浩一句話又噎了回去,差點憋死。
這是董事會,而且是太積電的董事會,在這裡,張仲謀就是。
如果蕭山要把他踢出董事會,還得開股東會;可張仲謀要踢他,連股東會都不用開,沒人會反對。
蕭山繼續:
“首先,一個企業要賺大錢,開創一個行業是最好的辦法。這一點張總開創晶片代工行業,就是一個例子。其他的成功例子也不勝列舉,毋庸置疑。”
第一句話先捧了一下張仲謀,蕭山就這個原則,你幫我我就捧你,你踩我我就弄死你。旗幟鮮明,恩怨分明,大家看著辦。
不過他捧張仲謀,的也是事實。
在張忠謀之前,晶片行業只有一種模式,就是英特兒和二星那種,從設計、生產、測封、包裝,整個流程都自己做,費時費力,成本高昂。
因為只要製程技術一突破,就得建新廠,每一家晶片公司都建,浪費是必然的。
張仲謀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開創了代工模式。
你們不必自己生產,我來代工,你們只設計就校這樣把兩家的生產都集中在一起,成本不就降下來了嗎?
結果,從張仲謀之後,晶片行業一分為三,變成了三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還是以英特爾、二星、東芝等為代表,全都自己做,但把一部分交給太積電來生產,以降低成本。
<d,包括蕭山的位元大陸。它們沒有晶片工廠,自己只做設計和銷售,生產包給代工廠。
第三種模式,只生產,不設計。比如太積電、太聯電等等。
自太積電之後,整個產業變成了垂直的,效率大大提高,從而推動晶片行業大發展。
所以,張仲謀的功勞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蕭山繼續:“所以,太積電要大發展,開創新行業是最快的辦法。沒有需求怎麼辦?我們開創一個行業,來創造需求。”
眾人這才恍然,同時露出興奮之色。 如果蕭山能開創行業,那真有可能連續十年翻倍啊。
喜歡重生輝煌時代請大家收藏:()重生輝煌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