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詩頓只有六十萬人口,聽起來是不是很少?
但這卻是某國人口密度第三大的城剩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波詩頓,那就是:房租像妞約,吃飯像舊銀山,堵車像燕京,夜生活像巴級斯坦。
如果你的朋友去了波詩頓很久沒聯絡你,請不要責怪他們,他們可能: 一、突然凍僵了;二、被風吹走了;三、還堵在積雪覆蓋的高速上。
如此恐怖城市,卻是無可替代的。
因為這裡是全世界教育最好的城市,哈佛大學、麻省理工、波詩頓大學……
一個個響徹世界的名字,這裡有十幾個。
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一到冬就開始思考:我為什麼要在這種氣外出?我為什麼要來這裡讀書?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但這思考的人群中,肯定不包括哈佛大學的校長,勞倫士。
勞倫士正喝著茶,望著窗外一尺厚的積雪,悠閒地思索著世界經濟的走向。
沒錯,他是經濟學家,在當校長之前,是才正步長。
忽然助手敲門走了進來,輕聲地:
“校長,蕭山要來波詩頓了,正在飛機上。”
“哦?”肥胖的勞倫士像熊貓一樣轉過身來,問:“為何而來?”
“不清楚,但媒體忽然大肆報道,各路記者雲集,似乎有人推波助瀾。”
勞倫士微露凝思的表情,沉默了一息,道:
“不管他想幹什麼,給我邀請到哈佛來。”
哈佛畢竟是一所私立大學,很少受正直影響,經常邀請不同立場的、影響世界的風雲人物到哈佛演講,以激勵學生,奮發圖強。
……
巨大的空中客車終於降落在洛根國際機場。
江良慶起身問:“蕭總,機場會有使館的人接應,我們的目標是哪?”
蕭山笑道:“目標會來找我們。”
江良慶嚇一跳,他以為蕭山的是特工,可蕭山隨後解釋:
“目標是哈佛大學,他們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會主動來邀請我去演講。”
江良慶一怔,以為蕭山去哈佛,是要增強自己在某國民眾中的影響力,也沒多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四人走出機場,先是呆滯了一下,這尼瑪是北極吧?隨後上百記者便圍了上來,無數麥克風像槍一樣指向蕭山,無數張嘴噴著白霧齊齊發問,請問蕭山先生來某國的目的是什麼?請問你是否準備收購英特兒?請問你的下一
個科技制高點是什麼……
很像蝗蟲過境在啃食玉米,而玉米來不及發出任何聲音,就湮滅了。
江良慶和教官前後堵截,把兩人護在中間,警惕地搜尋著可疑人。
蕭山淡定自若,目光掃過人群,忽然抬手示意,記者立刻鴉雀無聲。
他用流利的英文朗聲:“感謝各位媒體朋友的熱情,我這次來,不是為了收購,更不可能收購英特兒,稽核部門也不會批准。我只是想找幾個合作伙伴,在法規許可範圍內,做一些網際網路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