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先手掐法訣,配合著步伐,卻連一個簡單的南明離火術都未能放出。
“我來試試。”姒飛臣並指如劍,要驅動背後紅木劍匣中的流雲劍,但念頭感應之下,往日與他心神相連的本命飛劍卻如同一柄死物。
“怎麼會?!”
若本命飛劍與自身感應斷絕,不光意味著修為倒退,甚至畢生都難以再入蘊靈境。眼看奪嫡之爭業已失敗,他仗著飛流宗大弟子的身份,還能讓姒景陳投鼠忌器就算登上王位也不能動他,但他若連修為都保不住了,便當真沒了半點立身之本。
心中如墜冰窟,姒飛臣臉色微變。
“切莫慌張。”魏先搖搖頭,“此乃雲庭真人開闢的小世界,想必是真人故意壓制我等修為,看來這一回要考驗的也無關於修為。”
魏先正掬起一捧海水,閉目沉思。
片刻後,他說道:“此中蘊含的文字便是三千道經。”
那海水竟動了起來,化作一個蝌蚪大小的墨字環繞他身邊。
姒飛臣、楊殿見狀,便也捧起海水。
無數經文出現於意識當中,都來自於他們往日曾學過的道經。
三千道經相傳是無數年前,道門仍一統神洲時,天下道門合力編纂,其中蘊含大道至理,若能盡皆明瞭,便可立地成仙,御風逍遙,無所待也。
三千道經並非秘密,廣傳於世,大宗弟子自幼便要擇其中《黃庭》《南華》《洞玄》等數十部背誦下來。不過大多弟子縱使能倒背如流,其實對其中艱澀幽微的道理也不甚明白,只是死記硬背罷了。
道經之中便包含大道,只是卻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有修行人將自己在道經之中領悟的道總結歸納,以顯而易見,有跡可循,可以口述言傳的文字記載下來,便是修行法門。
姒飛臣腦中閃過諸多字句,三千道經他還沒能全部讀過,但也讀過百部了,其中時常掠過他往日背誦過的句子,本以為自己應當對其中含義耳熟能詳,但那些看似熟悉的字據在腦中掠過時,卻變得有些似是而非。
原來這其中有許多意義他只是從師長口中問得,以為自己知曉了其中含義,其實卻是半知不解。
無數字句掠過,姒飛臣不由有些茫然,睜眼看著眼前汪洋墨海,心中不可避免生出退卻之意。
他近二十年修行,竟還不能理解這道海之中一滴水所蘊含的道理,談何渡海。
甚至於心神略有恍惚,陷入自我懷疑當中。
忽的腦中一段字句閃過:“道本至無,以事歸道者,得之一息;事本至有,以道運事者,周之百為……”
這一句話姒飛臣印象最為深刻,當年宗主在山上開壇講道,他在旁聽,便據此句提問,那時宗主一語讓他如醍醐灌頂,頓時將此句意義明瞭透徹。
姒飛臣心神一定,兩道蝌蚪大小的墨字從海水中飛出環繞他身邊,比魏先還多了一個。
“原來如此。”姒飛臣眺望海面道:“真人變化這一方道海,是讓我等領悟道經真意。”
楊殿任由海水從指間瀉下,並未領悟哪怕一句道經,挫敗地看著魏先與姒飛臣身周環繞的墨字:“這些墨字有何用處?”
姒飛臣搖搖頭:“尚且不能斷定,想來只要領悟道經更多,便會出現變化。”
喜歡橫刀請大家收藏:()橫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