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本紀第二十三》莊烈帝一中記載:“莊烈帝愍皇帝,諱由檢,光宗第五子也,萬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六年十一月,出居信邸。”
大明天啟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卯時搬移。
——信王府——
“……王爺正在正廳裡,聽說下人們說,雖然段公子人不在京城,可是卻派人特地送來了不少賀禮……如今大家都在那裡看著呢。”
楊清一喝了一口手中的茶,只是靜靜聽著茯苓的唸叨。茯苓見楊清一沒什麼反應,蹙眉問道:“姑娘,您怎麼一點也不好奇呢?段府送來的禮物和別人一點也不一樣,有足足一大箱呢。”
“因為,我知道那是什麼。”
“真的嗎?”茯苓瞧著楊清一臉上的那份依然和從容,微微有些不相信,瞪大了眼睛,驚奇道:“姑娘知道是什麼?難道是段公子提前告訴姑娘了?”
“沒有。我猜的。”楊清一又喝了一口茶,“段如是看起來雖然散漫,不過行事卻一向穩妥。我們都最討厭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因為除了當擺設,什麼也不能用。”
“所以呢?”
“所以,我猜他送的東西一定是最有用的東西。如今的信王府百廢待興,要操辦的事情和東西都太多了……你看,光我這一個小小的耳房,王爺就說要擺置各種傢俱,可是你也知道,這裡幾乎就是空空如也。王爺要置辦的東西,一定不會太差,一定不會失了面子……王爺的俸祿雖然不低,這幾年在皇宮裡也沒怎麼要花錢,可是馬上還要迎新年,新年之後就要迎娶王妃……這些,哪一個不要銀子?我想,現在最急的,就是徐應元了吧?賬面上的銀子不多,可是底下的人卻不斷的朝他討銀子,怕是根本沒有功夫管別的了。”
“姑娘的意思是……”茯苓震驚的開口。
“所以啊,茯苓,你說,如今的信王府,最缺的是什麼?”
“是……銀子?”
“對了。”
“……難怪段公子送來那麼大一個箱子……原來都是銀子……難怪王爺看到這個大箱子時候的臉色那麼古怪,甚至也不當場命人開啟就退下……”
是啊,她能想到的,段如是一定也能想到。段如是最是有錢,雖然寒玉牌還沒有回來,可是也是個遲早的事情,如今那牌子在朱由校手裡,想必也不敢亂動。只要段如是想要,他親自跑一趟,調動再多的銀子,都不是問題。
他們二人是多年的知己,自然最能猜到彼此的心思。恐怕朱由檢還沒見到那口箱子,在他聽到下人通報段府送禮的時候,就已經猜到送的是什麼了。
也正因為如此,送的是最直接有效的銀子,所以朱由檢才不會當面開啟那口箱子……因為,這是他作為一個無勢的王爺最悲哀的地方。
“可是,既然是這麼尷尬的東西,為什麼段公子不直接送票子呢?反而要這麼大費周章地抬一口大箱子進來?”茯苓疑惑道。
“這個禮物,有心之人必定能猜到是什麼。”楊清一嘆口氣,“比如魏忠賢。”因為她的緣故,連張嫣都不得不懷疑段如是與朱由檢的感情是不是會就此破裂,別人自然更是議論紛紛。
這一箱銀子,無疑是一箭雙鵰。
直接讓所有有別心的人都把話堵了回去。
段如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