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很是有名氣。這作品也是有些來頭的,是王羲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與名流高士舉行的風雅集會後所作。也正因如此,王羲之當時是已經酒喝的有些多了。醉後的王羲之揮毫創作了這篇《蘭亭集序》,每一筆每一劃皆是王先生的真情實意。”楊清一轉頭看著那幾位書生,“公子,我說的可有錯?”
幾人皆搖了搖頭,“確是如此。”
楊清一便又繼續道:“王羲之在酒醒後,回過神來看這次的作品,也是覺得滿意極了。可是之後,無論王羲之在何種情況下,即使是他刻意喝醉,也再寫不出這麼好的書法來了。因此,這《蘭亭集序》是獨一無二的。”那男子又點了點頭,楊清一便繼續道:“最令後人驚豔的,則是這其中所寫的每一個‘之’字。這《蘭亭集序》之中,出現了許許多多個‘之’字,每一個寫法都不一樣,可是卻是出奇地充滿美感。”
“這位姑娘說的是,後人每一個模仿者,幾乎都會為這每一個‘之’字而頭疼呢,生怕寫不出王先生的幾分味道來。”
楊清一笑著點點頭,指了指手中的《蘭亭集序》那幾個“之”字。“各位請看,這份仿品上,每一個‘之’字的寫法,幾乎一模一樣,單調呆板,毫無美感。”離得近的人聞言也都湊近了看了看,紛紛點頭和道:“確實如此……”
楊清一回過頭來看著那臉色已經有些發白的胖老闆:“這《蘭亭集序》是名篇,買的人自然也是最多。而就是這樣的一幅作品,你的仿品便是如此低劣,很難想象,寫這字的人真的明白王羲之。”
“還有這幅王維的《雪溪圖》,眾人皆知,雖然文人畫是興盛於宋元,不過唐朝已經有萌芽,王維更是代表人物。所以,這幅畫,是文人畫。何謂文人畫?即寫意圖,其更大的特點是兼詩、書、畫、印為一體。”楊清一拿起畫,向眾人展示了一圈。“這《雪溪圖》,卻是連名字都忘了寫。更別說王維用筆勁爽,這裡卻如此拖沓了。”
眾人似乎此刻也齊齊站在楊清一這邊,許許多多的指責聲都傾向了那胖老闆。楊清一將畫放回原處,看著這回血色全無的胖老闆,“你要的證據我已經給了,現如今你還有什麼可說嗎?”
一邊始終一言不發的朱由檢卻忽然走到她身邊,低聲道:“差不多行了,我們走吧。”楊清一點了點頭,見好就收,否則引人注目,暴露了身份可就不好了。念至此,她笑著像男兒一般朝那幾個讀書人拱了拱手:“謝過公子,後會有期。”
“有緣再見。”
三人離開這個店鋪,本是想要再繼續逛一逛,卻似乎走到哪裡都有了矚目,方才那些老百姓們都不曾真的離開。
看來這裡是呆不下去了。
楊清一略帶惋惜地走出大門,繼續在街上漫無目的地走著。“沒淘到寶,怪可惜的。”
“是你太張揚了。你這個性,我看是改不了了。”
楊清一“嘿嘿”笑了笑,“其實也不能怪我啊,是那個老闆太討厭了。我就一時間沒忍住,多說了兩句。不過還好你提醒得早,不然就要被發現了。”
朱由檢似乎對這樣的假意恭維還挺受用,不再說方才的事。
“對了,我剛才說的那些,怎麼樣?”
朱由檢瞥了她一眼,“你是說你那些紙上談兵的言論?”
“呃……”
“你一定沒有真的見過王維的畫吧?今日算你運氣好,瞎貓碰上死耗子,你這樣隨口一說,就把那些人給唬住了。實則你講的並不到位,他那仿畫的主要失敗之處並不在於你說的那些。”楊清一“哦”的一聲,略顯失落地點了點頭。朱由檢看在眼裡,又道:“不過你說的關於《蘭亭集序》,倒是還算可以,說明你確是認真看了我給你的字帖。”
“嗯嗯。”
見楊清一的眼睛忽然又亮了亮,朱由檢笑了笑,問道:“累不累,要不要去茶樓歇一會?”
“好呀。”她現在還是沒什麼收穫,似乎此次出行皆是不順,倒不如去看看古文化了。
沿著這條熱鬧的大街走了沒多久,楊清一的目光很快就被不遠處一間古樸的樓閣吸引。雖然這是古代,可是這樓閣給人的感覺卻更為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