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你們先出去。”鳳瑤滿目清冷的朝那逆光的身影掃了一眼,隨即便淡聲朝身後為她擦拭溼發的宮奴吩咐。
宮奴們急忙恭敬應聲,不敢多呆,小心翼翼的將擦拭頭髮的帕子放於軟榻一旁,而後便小跑著朝不遠處的殿門而去。
待得顏墨白剛剛入殿,宮奴們便迅速出了殿門,並在外小心翼翼的合了殿門。
鳳瑤抬眸而望,目光清冷的落在那緩慢行來的顏墨白麵上,未待他走近,便低沉而道:“你來作何?”
顏墨白並未言話,面色溫和,只是縱是渾身上下皆滿身從容淡定,奈何用柺杖走路的姿勢,則著實減了他的清雅之意,活生生的透露出了幾許掩飾不住的地氣。
他一路緩慢往前,片刻,待終於站定在鳳瑤面前時,他薄唇一啟,才平緩出聲,“今日有夜宴,微臣出宮再入宮倒也麻煩。是以,便先來長公主這裡坐坐,打發打發時辰。”
打發時辰?
他說得倒是極為隨意,那懶散調侃的語氣,卻是無疑將她這鳳棲宮當做了隨意歇腳之地。
鳳瑤冷眼觀他,“攝政王若是當真要找地方歇腳,自該在長信宮中歇腳,想必大盛公主自也會極為樂意才是,又何必專程來本宮這鳳棲宮鬧心?”
顏墨白溫潤而笑,“大盛大公主雲英未嫁,若微臣在長信宮落腳,想必定會聲名受損。”
這話一落,不待鳳瑤反應,他已緩緩的屈身坐在了鳳瑤身旁。
鳳瑤瞳孔一縮,嗓音也越發清冷,“因著大盛公主雲英未嫁,是以為體恤她的聲名,不願在長信宮中久留歇腳。如此說來,攝政王倒是極有君子之度,只不過,本宮也是雲英未嫁,你來這鳳棲宮,就不怕讓本宮損了聲名?”
她嗓音極為清冷,頗帶幾許漫不經心。
待得這話落下,沉寂無波的心底,便開始盤算著差人將這顏墨白丟出去,不料正思量,顏墨白已略微認真的平和而道:“長公主倒是誤會了。”
鳳瑤回神,清冷觀他。
他笑得自然,“微臣並非擔心大盛大公主聲名受損,而是擔憂微臣聲名受損。畢竟,微臣在京都城內,也享有盛名,若與大盛公主同處一室,自容易遭人非議,微臣的清譽,也會被大盛公主連累。而長公主你,也雖雲英未嫁,但卻負著夜叉之名,如此一來,微臣與長公主同處一室,旁人,自也不會覺得微臣與長公主之間能擦出些風月火邊才是,如此,長公主聲名不會受損,微臣聲名,也是依舊。”
懶散無波的嗓音,調侃十足。
鳳瑤冷冽觀他,“攝政王倒是圓滑得緊,只不過,縱是你聲名要緊,但這鳳棲宮中,則容不下你。你若識相,便迅速離去,若無地方落腳,自可先去禮殿坐著。”
顏墨白神色微動,終歸是稍稍斂了面色,隨即略微認真的朝鳳瑤望來,只道:“禮殿正為今夜的宴席佈置著,若此際便去那裡,定人多嘈雜,著實不妥。再者,微臣此番來這裡,其一是為了歇腳,其二,是有事與長公主詢問。”
鳳瑤並無詫異,面色也一成不變。
這顏墨白歷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這點,她自是瞭然。
她默了片刻,便淡漠而道:“攝政王有話不妨直說。”
顏墨白瞳中略有微光滑過,待得鳳瑤正要仔細打量他瞳中的微光,不料他已是恰到好處的斂了神,隨即薄唇一啟,平緩無波的道:“今日那長信宮外,倒是花海成群,飄香四溢,著實怡心怡情得緊,只不過,微臣方才也隨意瞧了一眼那長信殿外的花,倒是見得其中有一種花,花形長筒,色澤紅黃藍三色,模樣倒是極為特殊,記憶猶深。說來,微臣對花草倒也有些瞭解,攝政王府的大片花木與茶樹,也為微臣親手栽種,是以,若微臣未記錯的話,那長信宮外的長筒花種,應是屍香花無疑了。”
他嗓音極為溫緩,無波無瀾,並未帶半許的鋒芒。
然而這話落得鳳瑤耳裡,心境則驀地翻騰,嘈雜微浮。
她並未立即言話,待將這顏墨白仔細盯了片刻,才冷冽低沉的道:“攝政王究竟想說什麼?”
他極為難得的靜靜迎著鳳瑤清冷的目光,緩道:“當日微臣逛花鳥場子時,有次倒是見過有人賣那種長筒豔麗之花,當時僅有一株,便要價萬兩,號稱的是屍香花模樣豔麗,但卻劇毒無比,卻也是極其名貴的藥材。聽說,那種花多聞幾下,便會頭暈昏沉,若一直與那屍香花接觸幾日,卻無解藥控制的話,定誘發隱疾,暴病而亡……”
冗長繁雜的話語,被他以一種極是溫潤平緩的語氣道出,著實讓人覺察不出到他半許情緒,但也無形之中給人一種極是幽遠沉寂與厚重。
是以,他究竟想作何?此際將話說得這般直白明瞭,甚至不惜將一切都在她面前挑破,如此,目的是何?
鳳瑤面上的沉寂之色,終歸是裂了開來,落在他面上的清冷目光,也逐漸變得森冷陰沉。
既是他將話已說得這般直接明瞭,她自然也無心再與他拐彎抹角,僅是冷冽無波的出聲問,“攝政王言明這些,是為何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依舊靜靜的凝著鳳瑤的眼,嗓音卻突然變得幽遠開來,“這話,倒也該微臣問長公主才是。長公主在長信宮外安置屍香花,是為何意?”
他這話更是直白了當。
鳳瑤瞳孔一縮,陰沉而道:“屍香花之事,本宮無心與你解釋。但如今攝政王如此咄咄逼問,可是要為大盛公主出頭?”
顏墨白神色微動,終歸是稍稍挪開了目光,緩道:“微臣是否要為大盛公主出頭,此際論來,皆不重要。重要的是,大盛公主身份特殊,此番行程,天下皆知。是以,大盛大公主便是要出事,也定不可在大旭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