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瞳孔溼潤,卻終歸是強行按捺心緒,不曾真正落淚而出。
待安撫孩童片刻後,她開始轉眸朝許嬤嬤望來,低沉而道:“速差王能宣劉太傅,忠義候,鎮國大將軍入鳳棲宮覲見。救說,我姑蘇鳳瑤,攜國師之意歸來,有要事與他們相商。”
“是。”嬤嬤急忙應聲,踉蹌轉身而去。
大雨滂沱,冷風烈烈。
半刻功夫,御林軍侍衛總管王能已是領著三位朝臣閣老風塵僕僕而來。
彼時,她攜著幼弟,正於鳳棲宮大堂坐著等候。
三名閣老一入大堂坐好,其中一人便急道:“今日老臣在府,便突聞宮中大鳴喪鐘,可是皇后娘娘她……”
話剛到這兒,他眉頭一皺,下意識的頓住。
嗓音一落,其餘兩名老態龍鍾之人也著急擔憂的朝她望來。
她淡然靜坐,滿身沉寂,片刻之後,低沉而道:“宮中大鳴喪鐘,的確,是因本宮母后過逝。”
這話一出,在場三人面色皆是一變,卻還不及言話,卻見那主位上滿身溼透的女子突然從袖中拿出了通體明黃的權杖。
他們神色驟然而緊,當即要起身跪下,未料還未動作,主位上的女子已再度出聲,“三位皆是我大旭最是德高望重的閣老之臣,此際面對大旭歷代權杖,無需下跪。而今,本宮母后逝世,各宮皆有意爭那皇位,而按照大旭祖制,大旭皇位歷來傳嫡,不傳庶。而今我太子皇兄戰死沙場,這大旭的嫡皇子,便唯剩我這胞弟,是以,想來此際那勤政殿上,定百官雲集,紛紛趁亂商議立得明主,而三位閣老心下之意,是有意遵循祖制立本宮的幼弟為帝,還是,爾等心中有其餘鐘意的明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這話問得極為直白,大氣凜然之中也透著幾分不曾掩飾的威脅。
三名閣老皆是眉頭而蹙,其中一人道:“按照大旭祖制,傳位本該傳嫡,即便嫡子尚幼,由閣老之臣輔佐至其成年便是,是以,六皇子登位,臣等並無意見。只是如今各宮爭鬥,老臣也早有耳聞,大公主既是帶大旭歷代權杖歸來,又得國師信任,便也望大公主速去勤政殿主持大局,平息爭端。畢竟,如今我大旭最為緊要之事,乃對付大盛這犯邊弒皇的強敵,若大盛一路攻城北上,大旭國破,定生靈塗炭。”
他這話,語氣極為厚重,憂慮四起。
待嗓音一落,其餘兩名老臣紛紛點頭。
她神色微動,並未言話,僅是攜幼弟起身而立,朝三位閣老彎身一拜,只道:“母后臨終託孤,大旭風雨飄搖。鳳瑤如今,謝各位閣老護國憂國之心。鳳瑤在此立誓,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定不讓大旭國破,而大旭祖宗定下來的規矩,鳳瑤,也誓死捍衛。”
她語氣極為低沉,厚重之中,卷著幾分冷冽與強勢。
三位閣老皆是微微一怔,但卻未曾將她這話太過聽如耳裡。
一位還未及笈的公主,瘦削的身軀,何能護得住整個大旭?連先皇與先太子親自領兵而戰,都戰不過強敵,這滿身厚重與煞氣的女子,又如何肩負得起大旭之危?
思緒翻騰,嘆息不已,三位閣老面面相覷一番,心底的擔憂之言還未道出,便見那一身瘦削的女子已是站直了身,攜著她那幼弟平步往前,頭也不回的朝他們吩咐道:“勤政殿該是熱鬧了,望三位閣老一道與鳳瑤過去,倘若國破之危中還有人在爭鬥皇位,想必閣老們與鳳瑤初心一致,都不會放過那些趁此作亂的犯上之人。”
喜歡關門,放佞臣請大家收藏:()關門,放佞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