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應寧皇會在一年內將季然書坊開遍整個寧國州府,又閒聊一番後,唐季便離開清水苑,回到了戶部衙門。
剛走進院子,他便發現有不少人聚集在左手邊的衙房內外,而且還有很激烈的爭辯之聲傳出,眉頭微挑,帶著好奇心走了過去。
“先花貨幣是待攤,後掏腰包走預提,這感覺是記賬方法啊!”
“不對不對,這分明就是查賬之法,待攤為本,預提為復,兩者若是有差,能夠很快查出來,不愧是唐大人,竟能想出此等之法。”
“那這和咱們用得查賬法有什麼區別嗎?”
“不知道啊,這首詩歌后面還有好多句,你們若是能解讀,定然能夠知曉。”
“那你在這無腦鼓吹唐季幹嘛,話說回來,這方法也太過於複雜了吧?”
“...”
就在眾人議論不止的時候,後方突然傳來男子的嗤笑聲。
“哈哈哈~”
有個官員想出思路卻被打斷,正要動怒,轉過身才發現在偷笑的人是唐季,連忙拱手:“見過唐大人。”
聞言,在場眾人也紛紛轉過身:“唐大人。”
“諸位大人不用客氣!”唐季稍稍抬手,繼而接著人群間的縫隙擠了進去,走到陳澤寒身邊,從他手中接過那張滿是墨跡的宣紙,繼而向眾人解釋道:“徐大人說得不錯,這其實並不是查賬之法,而是記賬之法,名為借貸記賬法,這首詩歌叫做待攤預提之歌!”
聞言,姓徐的官員不禁仰起頭,露出洋洋自得的樣子。
人群之中,幾個支度司的官員點了點頭,為首的支度郎中則摸著下顎問道:“唐大人,支度司如今缺少人手,聽陳大人說你有新式查賬法,我們才過來湊熱鬧,可為何又變成了記賬之法?”
唐季卻搖了搖頭,笑著說道:“既然是為經濟服務,記賬和查賬之法就同樣重要,我昨日閒來無事翻閱了戶部的少數賬簿,發現大家所用的記賬之法極為繁瑣,這也是致使查賬要耗費更多時間的主要原因之一,接下來,我們一個一個說。”
“記賬之法,分為單式和複試記賬法,其中複試記賬又區分為借貸,收付以及增減之法,單式記賬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計量,而是為了內部控制,適用於小個體或者家庭記賬;複式記賬繁瑣,但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出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而且還能透過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全面系統地反映經濟活動的過程和結果,所以,較比之下,複式查賬法更適合咱們使用,你們剛剛不是在議論借貸查賬法嗎?我便給你們舉個例子,比如順安六年五月初一,兵部以戶部存銀五千兩用於軍費開支,便記做‘借:固定資產五千兩,貸為戶部存銀五千兩’又例如......”
唐季上輩子的第二專業就是經濟學,又在淮州給月書樺做了許久的賬房先生,賬簿對他來說並不陌生,盡力用一些當下能聽懂的話語向眾人解釋,好在在場的官員常與銀子打交道,也基本上都能理解,但他們還是對唐季能說出這麼多新奇的記賬之法感到震驚,一個個都跟撞鬼般望著唐季,臉上更是掛滿了問號。
他真得才年僅十八嗎?
同樣是十八歲,自己家兒子買糖葫蘆都要問能不能多買一串,反觀唐季......差距真得能有這麼大嗎?
許久之後,唐季舔了舔乾裂的嘴唇,走到內部的桌上拎起茶壺倒了杯水飲下,這才察覺到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不禁撓了撓頭:“諸位大人,唐某剛才所說你們都記住了嗎?接下來便說查賬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