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雷聽出來老爺子的口吻中有一些些的懊悔,就開口道:
“老爺子,您曾經也說過,每個時代發生的事情,都有它發生的必要性。那場殘酷的戰爭的意義就是讓咱們國家站起來,若是您當時即使插手了,命運中恐怕還會有其他事件發生來促使發展改變。”
在聽過老爺子講述了那麼多關於戰爭的故事後,他們都知道即使老爺子再有神通,即使再能推算古今,但在改朝換代的時候,運數都是已經註定了的,老爺子插手改變可結果還是原有的結果。
要不然也不會有現在的他們,也沒有現在的新時代。
“是啊,老爺子您在之前的直播講過的,改變是必然的存在的,咱們也就不提以前如何轉變到現在了,還是聊聊別的。”
“郭老師您給我們講講那最後王爺的事情吧。”
葉清聞言點點頭,“那剛子你給這些孩子講一下吧,老頭子我也想聽聽傅仁那孩子最後怎麼樣了。”
是啊,那些沒什麼好提的了。
“傅王爺他最後創辦了一所學校。”
“辦學校?”
聽到郭得剛的話,葉清倒是有點詫異。
傅仁那孩子竟然創辦了學校?
“是的,那應該是在與寇徒戰爭後兩年吧,傅王爺與家人就在王府創辦了學校,教一些小孩子識文寫字,學校也辦的很有起色。不過雖說是在自家王府中辦的學校,但那些需要品都是靠變賣家產來維持的。”
郭得剛說完,端起手邊的茶杯喝了一口後繼續道:
“後來民黨在京都時,因為這王府的環境幽深,就徵用了王府還把他們趕至王府的花園生活,直到最後那位管理了咱們國家後,才將王府還給了他們。不過傅王爺最後把王府賣給了一所高階工業學校,一家人遷至到一家大院,與此同時,還將一些王府內珍貴的物品還有書冊捐獻給了文物館,傅王爺也一生從事著教育事業。”
他其實挺佩服最後的王爺的。
在那般局勢動盪的情況下出生,本該是輝煌一生,但卻遭受了時代的痛擊。
最後的王爺在看過清朝的倒臺與瓦解,也看了可能會復辟的迴光返照,但他沒有像那位皇帝一樣的拎不清腦袋。
他知道改變不了時代,就順應了時代的變化。
這樣的思想對於一個封建時代出生的人而言是多麼的難辦到。
但傅王爺卻做到了,他不但接受了時代,還以文人的方式,盡了自己綿薄之力來救國,讓那些娃娃們學到知識從自身崛起。
“果然書多讀一些才有腦袋,傅仁那孩子沒讓老頭子我失望。”
葉清聽完郭得剛的講述,點了點頭後淺酌下一口酒。
那孩子確實比傅義那孩子有腦袋多了。
幸好他把那孩子帶回來的很是及時,要不然非得被傅義給耽誤了不可。
“傅王爺有腦袋,也正是因為您將他帶回來後讓他多讀了書啊,也正是因為您的明智,他最後才會選擇教育,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嶽鵬說完笑著端起杯子,就對著老爺子接道:
“老爺子,咱們這最後王爺的故事講完了,這酒是不是也該喝一喝了,喝完我把那曲兒給您唱完了,唱曲唱一半不合我們相聲演員行業的規矩。”
葉清端起酒杯,笑著搖了搖頭一口將杯中剩下的酒喝盡,放下杯子的同時微揚起下巴:
“你唱吧。”
臺上唱曲唱一半確實不是曲藝行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