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我在一家雜醬麵館裡打工的時候,有個服務員也就是孔龍,我們兩經常在一起看些相聲的表演,他也喜歡錶演,麵館裡春節內部自己表演節目的時候,他就拉著我一起表演了雙簧。那時我只是覺得有些好玩而已。”
“嶽嶽哥,那你是怎麼拜郭老師為師的啊?”
“別人知道孔龍有過表演,就讓我們兩給表演一段,表演完了就說把我們介紹給師傅,讓我們有一技傍身,有其他出路。”
嶽鵬講到這裡看了眼師傅,見對方臉色如常就繼續講:
“我們兩拿著那人給的紙條就找到了師傅,師傅見到我們就只對我們說了一句話,讓我們先聽不急著學。”
“為什麼啊?”
“師傅最後告訴我們,說是曲藝行的通行做法,學徒都不急著教學,先把人泡在園子裡,接受曲藝的薰陶。”
“那這薰陶得燻多久啊?你們當時就不怕薰陶後,郭老師不教你們嗎?”
“是啊,若是不教,但豈不是損失大了。”
“我們當時也不知道得薰陶多久,我們兩心裡也犯著嘀咕,這事到底靠不靠譜。所以我們兩在麵館休息的時候就去園子裡聽戲,聽了兩個多月吧,我們兩就喜歡上了相聲,師傅也收我們為徒了。”
“這麼簡單就成了徒弟了?”
“那我們豈不是也可以,我也挺喜歡聽相聲的。”
“彭彭,哥哥勸你還是好好的做你的明星,明星比我們賺錢多了。相聲可是三年學徒兩年效力,多數工資都給師傅你能行嗎?”
嶽鵬看著一臉激動地彭鈺暢就潑下了一盆冷水。
這孩子想一出是一出。
學相聲哪是那麼容易的事啊。
“兩年都沒工資啊,那算了,我還是繼續演戲的道路吧。”
彭鈺暢被一盆冷水澆過後立馬就改了口。
他是要養家餬口的人,雖說有時候接不到什麼戲,但沒戲也比白乾兩年的強。
“除了這個規矩外,還有呢。”
“還有什麼?”
“進了園子後,我們就辭掉了餐館工作,因為師傅沒有立馬教學,他給了我們兩一人一把掃帚,說園子裡的所有學徒第一課就是從一把掃帚開始,每天掃地擦卓端茶倒水。”
“那這還不是換了個地,繼續服務員的工作嗎?”
“為什麼要從掃帚開始啊?”
“不要小看這些活計,能從幹活上看出一個孩子的品性。”
葉清給孩子們解釋道。
他認識不少曲藝行的老友,這些規矩自是懂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