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沒聽過這名字啊。
“這兩孩子也是明朝那會的孩子,時代太久遠了,說名字恐怕你們也不會太記得是誰。徐啟那孩子算得上老頭子我教的孩子中有些智慧的,他在曆法、軍事、數學、農學上都小有造詣。”
葉清在腦海中回憶了片刻接道:
“不過說起徐啟這孩子老頭子我就想嘆口氣,但不是對他的,而是對宋星那孩子。”
“這徐啟還挺厲害。”
“為什麼要對宋星嘆氣?他雖說沒有徐啟那麼厲害,但也不至於嘆氣吧?”
“你們聽完就知道了。”
葉清說著端起茶杯喝了幾口放下後接著講道:
“宋星和徐啟是同一時代,兩人都是崇真那孩子的官員,也都算是我的學生。只不過啊,徐啟那孩子在朝混得不錯,而宋星他卻是一般般。”
他想到兩孩子就不禁的搖了搖頭。
雖說同是他的學生,徐啟那孩子卻是比宋星的智慧與遠見都強多了。
再加上那時候崇真的腦袋又不咋地,手下的一些官僚也一樣的混,所以宋星才沒有像徐啟那孩子一樣成就很是突出。
“他們一個是跟著傳教士一起致力科學的研究為國家做貢獻,一個是將老頭子我講的一些海內外生產技術撰寫成書。當年利馬逗他們還是老頭子我帶回來傳教的,再遇上這兩學生的時候,我都是一人傳授了一些知識,然後就想著讓他們跟著利馬逗他們學習國外的一些可行之法。”
“宋星那孩子混的一般就是他腦袋太軸了,有點太死腦筋了。當年徐啟在聽到老頭子我的安排後就乖乖的去跟人家學習探討,而宋星那孩子呢,在聽到老頭子我的話後,卻沒有那膽量跟著洋人多接觸,只想跟老頭子我學習,而利馬逗他們在經歷禁教風波後也都離開了,只能由老頭子我來教他。”
說起來,那孩子混得沒有徐啟那孩子的成就高,也算的上是對海外的一些知識瞭解的太少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要不然那本天工開物還能編撰的更好。
不過這天工開物的撰寫也算是很不錯了,至少海外的孩子們還會借鑑書中的生產技術。
總的來說宋星這孩子的能力還是有的,只是不逢時,沒遇一個真正的明君而已。
“老頭子我還是繼續給你們講徐啟那孩子吧。”
葉清將已經空了的茶杯放在一旁,把話題從宋星轉移到徐啟身上。
這兩學生雖說一個時代,但入仕卻有相隔些年,兩人是既有對比性卻又沒有可比性。
畢竟他們共同的統治者崇真,那孩子的思想又哪能是臣民能夠揣測的到的。
“說起徐啟那孩子,老頭子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他的那兩本《農政全書》和《崇真曆書》,而你們看到的那本手稿泰西水法,這手稿是徐啟那孩子跟熊三波學習了水利後,就想著將海外的水利引進本土,改善本土的水利問題。”
“農政全書?崇真曆書?”
一旁的金靜聽到兩本書的名字,口中輕聲的重複後,眼中一怔,抬起頭就十分驚訝的說道:
“我知道您說的徐啟是誰了,他可是我們滬城的名人啊。”
初聽徐啟的名字是真的沒想起來這人究竟是誰。
但老爺子說了這兩本書的名字後,恐怕沒有一人不知曉了。
尤其是她們滬城的人,若是連這人都不知道,那就不配是滬城的人。
因為這徐啟在滬城是相當的有名。
滬城的中央區域的名字就是由徐啟的名字得來。
還有個公園就是徐啟的墓地,裡邊還有他的紀念館。
沒有一個滬城的人沒去過那座公園,沒進過他的紀念館,沒看過關於徐啟曾經的貢獻。
喜歡隱居萬年的我,被嚮往曝光了請大家收藏:()隱居萬年的我,被嚮往曝光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