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清在給孩子們講完那個時代的敗筆後,就端起紫楓剛給他放在手邊的茶杯。
他喝了兩口放下杯子後,接著給幾人講述兩國之間的差別:
“老頭子我教給達分琦那孩子的知識足以將一個時代思想給掀翻,先不說那些君王會如何作想,就那些一直處於封建的百姓有幾個能夠跟的上突然的轉變。”
“再從戰爭方面來講,咱們這片土地上幾乎是一個朝代能有幾場戰,每任君王的思想都不一樣,國外雖也有戰爭,但他們在統治後,雖也為了自己利益,可很是注重整體發展,子民都能發揮出自己的價值。”
正是因為這樣的差別,在時代沒有進步之前,他選擇做了一個俯瞰者。
畢竟一個時代太操之過急的轉變進步雖是會有的,但同時也是加速它滅亡的潛在風險。
“在人的價值還有科技上雖說那個時代是咱們落後,若要論咱們本土有沒有超越國外的,其實還是有的,咱們本土因為人口的關係,農業做的比國外的更好。”
他也沒有一味的說那個時代本土的缺點。
畢竟不同的國家,都有自己的一個定數與發展的方向。
雖說在智慧、創造、人文上是停留在封建,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讚賞的地方。
葉清說著將手中的茶杯放下,抬手指向桌子上還沒有攤開的一些藍色書皮的書籍。
“那些書籍應該是宋星那孩子撰寫的天工開物,就用這些書籍給你們舉例子。當年老頭子我在看到了達分琦那孩子的聰慧後就有想過,試一試讓本土的孩子瞭解國外的一些技術,以及本土的農業以及手工業生產技術所需的改進及總結。”
隨著老爺子的話,所有人都向老爺子指向的那些書籍走去。
黃雷拿起其中一冊翻看。
這天工開物他是有聽說過的。
這本書籍與《永樂大典》不一樣,這《天工開物》裡邊記載的是生產技術。
是第一本華夏科技史料。
好像還被傳到了國外,國外還進行了摘譯本。
沒想到這書的手稿竟然也在老爺子這裡,更想不到撰寫人宋星也是老爺子的學生。
不過老爺子用這本書來給他們舉例子的用意是什麼?
是要給他們說明什麼呢?
他沒有開口問,只是靜靜的等著老爺子的講述。
“這本書裡有關於機械、火藥、紡織、採煤、陶瓷等等的生產技術,稱得上是幾千年的科技史料,撰寫出來就是為了讓世人在生產技術上能夠有更好的進步,可是呢這本書編撰好後,時隔了好幾年老頭子我把其中的幾冊給崇真那孩子看了後,這才得到同意刊行出來的。”
“?”
聽到老爺子的話,眾人臉上都是帶著疑惑。
為了生產技術的進步,這麼好的一本書,為什麼會滯後刊行呢?
而且還是老爺子拿給崇真看的?
“這就是老頭子我剛才給你說的時代差別,官僚下的資本主義,在一些官權中他們認為這書裡的一些生產技術會影響他們的利益。而且一旦這書裡的生產技術被百姓們掌握,那他們從哪謀利。”
葉清回應間,眉尾一挑。
他要講述的時代差別從這就很能顯而易見。
雖說達分琦手稿在當時也沒能刊行出來,可是那些手稿還是能被眾多學者閱覽的,能使一些人在其中獲益。
而這天工開物的撰寫則是被官僚勒令禁止的,對宋星那孩子也進行的打壓。
要不是他知道了情況,把書帶給崇真那孩子的同時還痛揍了對方一頓,那些書恐怕就被那些官僚給燒燬了。
“就這生產技術的書就差點侵犯到了官僚的資本主義,若是將達分琦那孩子的手稿拿出來讓當時的人研究,你們覺得那些人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