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給你們將實驗心理學的誕生,這要從封特對心理與感官的聯絡產生興趣後講起。”
“在我診斷幫助那些受訓練的孩子克服心中的病症時,封特就一直跟著我做記錄。有時老頭子我還帶著他出學校,去外邊花錢讓人來診斷治療,隨著診斷的越來越多,他的記錄本也堆積的越來越多。他逐漸發現這種心理問題好像挺嚴重,就與我商量將這一學科提出來,讓大眾都清晰的知道心理病症的存在。”
葉清講起這段話的同時,嘴角微微的笑了一下。
那時候他帶著那孩子進行診斷治療的時候,就存著讓那孩子將這一學科提出來的想法。
可光是在學校的實驗室中為那些受訓練的孩子診斷是不夠的。
那些孩子頂多就是對血液、氣味會產生一些心理牴觸,其他的也並沒有什麼太明顯體現心理疾病的例子。
所以他還專門帶著封特在鎮子上找那些有案底的人進行學術診斷,只不過這診斷還得是給別人掏了錢的。
也幸好封特那孩子也不算太笨,能夠想到將這一學科提出來。
在實驗心理學提出來後,總算是不用花他的錢來進行實驗研究了。
“您給別人診斷,您還要給別人掏錢?”
王撕聰眉頭蹙起。
現在的心理醫生賺錢那麼的容易,誰不是掏著錢的來診斷自己有沒有心理疾病。
沒想到那時候心理學竟然還是給別人上趕著掏錢研究。
“你以為心理診斷是什麼好事,更不要說當時還沒有心理學研究這項內容。”
葉清說話間瞥了一眼對方後又接道:
“在校外找的需要診斷的人大多數是一些有案底的人,他們的心理診斷才是最有意義的研究。面對那些人,你不掏點錢給人家,人家能將心底的事情剖析給你聽?更不要說有些事情還涉及人家心底的隱私與秘密。”
那實驗研究就是花錢讓那些人將自己掩藏的秘密講出來,用藏著的事情來做出分析,不答應給人家一點心靈補償,人家會講才怪。
“在提出這一學科後,研究診斷物件的費用以及範圍就不用老頭子我.操心了。只是偶爾的給那孩子提些心理學上的某些聯絡,比如說遺傳、神經這兩方面,這兩方面與心理學也是有關聯的。隨著研究實驗的專案增多,就專門設立了心理學實驗室,一切都在發展中,老頭子我就離開了。”
“那您診斷過那麼多的案例您覺得最嚴重的心理病症是什麼?”
“之所以會患上嚴重的心理疾病是什麼導致的?”
聽到老爺子講完了,何炯和張紫楓就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最嚴重的心理病症,老頭子我認為是那些已經上升到精神狀態都已經有明顯病症的人。大多數嚴重的心理疾病都是由一生經歷的堆壓產生的連鎖反應。”
“堆壓下的連鎖反應?”
“給你們講個簡單的案例,老頭子曾經有診斷過一個小偷,他偷東西一是因為好吃懶做不想努力,二是因為他小時候的經歷。那個小偷小時候看見喜歡的東西就有伸手的習慣,而他的父母卻沒有當回事,每次都會說小孩子還小隻是單純的喜歡想要,歸還就可以了。”
“現在也有這樣的父母。”
眾人在聽到老爺子講述的案例時,都紛紛的狂點著頭認同。
“這就是父母長期灌輸的沒事思想。”
葉清說完,接道:
“那個小偷小時候一直都處在他父母給他的沒事思想當中,三番四次都沒有得到改善教育,十八.九次他已經成為習慣。這種習慣在成長中有老師的教育,或許不會再犯,但是那些沒上學的孩子,他們骨子裡就有看見喜歡的就伸手的習慣,在加上外界的物質生活因素,他們還能忍得住嗎?”
這個簡單的案例就可以能明白堆壓下的反應。
最好的治療是在幼年時期,所以用這個案例在直播間,想必也能使一些孩子注視到自己孩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