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港城那邊就只有塑膠花,那孩子就是個賣塑膠花的推銷員。但那孩子不僅要承受家庭的負擔,心裡也不願意一輩子都為別人打工,就很是省吃儉用的存錢想幹自己的事業。這想法是好的,可是這一切前提必須得是自己的身體能夠承受住。”
葉清說的時候腦中回憶起那個孩子。
李家誠那孩子為了家裡更為了事業,也確實夠拼。
要不是他們兩家距離近,要不是他的耳識敏銳,要不然那孩子家裡的動靜他根本不可能知道,最後他也不會幫助那孩子。
想要拼是件好事,但這孩子卻忘記了照顧好自己。
當時他進入那孩子家裡的時候,他的母親急的直哭,三個小弟妹更是站在旁邊哭著附和。
一家人除了哭就不知所措。
他給那孩子檢查了一番,知道是勞累過度還經常捱餓落下的病,在救治之後,便提出給他幫助。
若他沒幫那孩子的話。
就那孩子存下的那些錢恐怕還沒去幹什麼事業,那些錢就要被用來當醫藥費了。
李家誠那孩子的面相,看著就是以後能成大事的人。
所以他才選擇了幫那孩子一把,這樣他以後也能夠幫更多的人。
這也能給他造下不小的福報。
“他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家中有母親還有三個弟妹要養。老頭子我便想著能幫一把是一把吧。這孩子自尊心還是挺強的,在我提出給他幫助的時候,這孩子雖說答應,但卻是不願意接受全部幫助,非得將自己的一多半存款投進去,開了一個塑膠廠。”
葉清說著微微的搖了搖頭的接道:
“可惜,塑膠廠建立了沒多久,卻沒想又出了事故。因為一些商品質量的問題導致了積貨,貨物賣不出去,廠子也面臨倒閉還要負債。”
“沒想到李家誠的創業路竟然這般一波三折,那您剛才說的投了點小錢,是不是給他注資渡過難關?”
何炯問道。
這世人都只知道李家誠是富豪,但誰又能想到李家誠未創業前家境那般窮苦,他的創業史還那般曲折。
後來之所以會成功,應該是老爺子又再次出資幫助了李家誠吧。
“是出了資,但我卻不是在他困難的時候立馬出面,是旁觀了一段日子看他糾正了自己心態後,才出資幫了他。”
“糾正心態?”
“那些商品的堆積正是因為他看到利益後,光想著去賺錢忽略了商品的質量。”
葉清說著微微的搖了搖頭的給幾人講道:
“一個商人,首先就要注重的就是自己商品質量,急功近利必出瑕疵。所以出現了危機我才選擇旁觀他,見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才出面。給他注了資金先去解決賠償問題,而那些瑕疵貨便讓他帶到東南亞那邊低價售出,也順便開啟那邊市場。”
他當時沒有立馬出面,也是為了看看這孩子到底值不值得幫助。
因為首次創業就是他給的幫助。
若是失敗了自己連失敗原因都不反省就來找他求助,那這孩子就並不值得他出手去幫。
哪怕以後的他會成大事,他也不會幫助一分一厘。
所幸這孩子沒讓他失望。
“在廠子危機穩定下來的時候,我就沒在那多做駐留,走的時候就只給他留了一句,當他遇見內陸的風水師時,那人將會助他更多。”
葉清講完,就端起已經被紫楓斟滿的茶杯慢慢的飲著。
他知道程朗那孩子在不久之後就會來到港城,會和李家誠相遇,他們兩人的命中有著註定的一絲牽扯。
而且有程朗那孩子相助提點,李家誠這孩子才能給他造下可觀的福報。
“內陸的風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