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孩子做的不錯。”
葉清對著李聞達點點頭讚揚道。
看來這孩子將公司做大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腦袋的確是夠聰明。
“是我應該做的。”
李聞達得到老爺子的誇讚,臉上微微的笑著回應。
他之所以能將公司做到現在這麼大,在做事前自然會籌備的多一點。
而且投人之好,這也是商業上的必備成功條件之一。
“今兒留下吃飯吧,這大雷的廚藝不錯。”
“那就多謝老爺子了。”
李聞達滿臉笑意的點著頭。
要知道前些天來的那些商界之人,可都沒能得到老爺子的用餐邀請。
沒想到老爺子竟然邀請了他們,這就說明老爺子對他們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大雷,你去準備吧。”
葉清對著黃雷吩咐完後,又接著與李聞達攀談:
“現在的李謹記的茁壯是你們打拼出來的,公司與我沒有多大關係了,但是我只要求一點。”
“您要說的,我應該猜到了。”
“那你們有沒有做到?”
“我們一直都謹記著飲水思源,秉承著思利及人。而且當年若不是您的幫助,也不會有李謹記,所以我們得到幫助也不會忘記給別人幫助。”
李聞達說完後,又具體的將公司的慈善方向講給葉清:
“在父親掌管公司的時候,我們就在貧困地方創立了學校,在我掌管的時候,我與華夏廚師協會創立了‘李謹記希望廚師’專案,讓那些因為貧窮又無一技之長的孩子有學習生活手段的地方,同時也為中餐行業發掘明日之廚,現在鍾兒接手後,也做了不少慈善貢獻。”
其實慈善事業他們在祖父將小作坊做大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隨著公司做的越來越大,他們的慈善方向才跟著一步步廣泛。
這些都是祖父傳下來的家訓。
勿忘發家史,謹記他人恩,恩傳眾寒子。
他們時刻謹記於心。
“你們李家的孩子都很不錯。”
葉清聞言再次不吝誇讚道。
當初他將作坊交給李錦尚的時候,並沒有讓那孩子做慈善。
沒想到這孩子在他走後不僅將作坊發展成公司,更是沒有私心的打理公司,還做著慈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