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
這這是什麼意思?”
元成謙一臉錯愕。
對於元成謙這般表現,慕容嫣然似乎一點都沒感到驚訝,繼續說道。
“一開始我和您一樣,搞不清楚林牧為什麼會和我說這句話,和此中的意思到底什麼。
但在我在查閱了這句話之後,才真正清楚,原句是在華夏三十六記第一計‘瞞天過海’中的一句摘抄。
完整的‘瞞天過海’是: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
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
太陽,太陰。
翻譯過來,便是:防備得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讓人鬆懈大意;經常見到的人和事,卻往往不會引起懷疑。
把秘密隱藏在公開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開的形式相對立。
非常公開的事物中往往蘊藏著非常機密的事物。”
“這”元成謙現在已經無法言表自己的疑惑與驚訝。
疑惑,是想不清楚為什麼鵺首會特意跟慕容嫣然說起“瞞天過海”,而其中的寓意又是什麼?
要知道,即便現在已經明晰鵺首的真實身世,但終究還是敵對雙方,他不可能會好心好意來提醒敵人的。
至於驚訝,依舊是想不明白慕容嫣然怎麼會根據這麼幾個字,便有了上述那麼多的猜想。
慕容嫣然看著元成謙的表情,搖著頭說道。
“成謙叔叔,我知道你在驚訝什麼?
無非還是在想為什麼我能有這麼多的猜想。
其實,一開始我也對這‘瞞天過海’不知如何理解,但在仔細回想起整個事件的起末,並且剛剛看到會場上的情況後。
讓我不得不想到那些‘猜想’。
我跟林牧交手已經很長時間了,在交手當中一次次的上當,一次次的受騙,多多少少也學到萬事不能光看表面的道理。
換位思考,我還是認定這是我們和華夏政要之間的一場存在於表面和暗地裡的較量。
既然林牧能跟我說這些話,那同樣他肯定會把更多資訊傳遞給同立場的華夏政府。
但至於我們與華夏之間,到底誰是‘陰’,誰是‘陽’,或許只有林牧本人知道,或者在整個事件過去後才能揭曉。
畢竟,陰謀好躲,陽謀難防。”
“這”依舊是隻說了一個字,元成謙便沒有其他言辭,突然嘆了一口氣,心中無限悵惋。
慕容嫣然已然是猜出他的思緒,卻也不做任何勸慰。
只說道。
“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