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選擇夜遊秦淮河是對的。
因為夜晚的夫子廟更加繁華、熱鬧,宵夜的遊客與市民徜徉在燈火璀璨的街頭,流光溢彩的街道上呈現著盛世的繁榮,也侵潤著千年古都歷史文化的醇厚。
“十里秦淮”,燈火明滅,琉璃絢爛,彷彿感受到了舊時秦淮河上的歌舞笙簫,絲竹飄渺;文人才子軒墨弄彩,秦淮風流。
紅彤彤的燈火,將秦淮河兩岸映襯的明亮可人。
這些紅燈大小相近,整齊的懸在岸邊鱗次櫛比的屋宇簷下。
燈底垂下的流蘇在微風的輕撫下搖擺出婀娜的舞姿,似乎看到了古時娉婷而出的美女。
碼頭遊客人頭攢動,水中畫舫秩序井然。
興致高雅的人們坐在船中,觥籌交錯,坐賞風月。
不知道何時淋起的小雨,輕輕撒撒、淅淅瀝瀝,不似北方那般粗獷。
所以即便稠密了一些,但分毫不影響遊客們的興致。
濛濛細雨中,微風泛起水面波瀾,為這千年之久的秦淮古景添上了幾分情韻。
站在岸邊碼頭的林牧見到此景,心中思緒萬千。
那水中清蕩的畫舫,像極了與張嵐心在蘇州夜遊楓橋時的模樣。
然而更像的,卻是當初在尼泊國一起追擊暗殺者時,和江思甜在巴格馬蒂河江中小憩的場景。
驟起的思念,縈縈而生。
——寂寞人間五百年。
明明是“所有人”都在身邊,卻不知不覺中,感到一絲絲難以排解的孤獨與落寞。
也明明秦格韻才離開不久,但為何心中更多卻是“別人”。
原來寂寞並不在身邊。
本不該是如此的,卻突然如此。
難道真的是潛移默化中,逼著自己在做選擇麼?
而這選擇。
也在潛移默化中,似乎在漸漸的清晰明瞭。
可為何心中,卻如此煩亂不堪。
不想對不起任何人。
但又知道,在三個人的愛情裡根本沒有這兩全其美的結果,更多的卻是兩敗俱傷的下場。
甚至,三敗。
……望著清波細雨的秦淮河,林牧心中越發的陰霾繚繞。
季林喬可能是最清楚林牧此時煩悶的人。
她也在看著夜景,心裡也在想著事情。
在聽到林牧“寂寞人間五百年”之後,也跟著說道。
“雲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
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
夜長人奈何?”
就在季林喬說完之後,一旁的林芷瞳突然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