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真正的罪魁禍首
對於林牧說的這些,慕嫣然根本不敢任何興趣。
“你囉裡囉嗦地說了這麼多,根本一點意義都沒有,我就問你,現在該怎麼走。”
“行吧,你不願意聽我也不說好了。”林牧攤手錶示無奈。
一旁的元成謙卻好像聽出一些端倪來,攔住慕嫣然說道。
“不,你繼續說完。”
林牧也不說話,只笑著看向慕嫣然。
慕嫣然白了他一眼,也聽從元成謙的話,惡言說道。
“趕緊給我說。”
林牧笑著說。
“要說起忘川河,那就的提到華夏人所皆知的望鄉臺和奈何橋,當然那說了‘人生一世草生一秋’的孟婆也的提一提,不過,向來沒有人說過三途河上又奈何橋與望鄉臺。
但不管西方還是今日的東方,都會說到一點,就是三途河畔種的是彼岸花,花開一千年,葉開一千年,花葉永不見,這種花能喚醒人的前世記憶。
也像你剛才所說,傳說罪大惡極的人受盡折磨三百年輪迴一次,當途經三途河時,會被糾纏了三百年的慢慢發黑的曼珠沙華髮出的香氣迷暈,做個關於“彼”和“岸”的美夢。
大抵就是這樣的吧。
而忘川河卻沒有彼岸花,只有一塊三生石,能照出人的前世和今生。”
聽到林牧說這些,盛怒的慕嫣然有些開始感嘆林牧的學識,甚至就連江思甜也是感到驚訝無比,因為她也從來沒聽說過林牧提起過這些。
元成謙卻是點了點頭,謹慎問道。
“那你現在是不是有些什麼定論了?”
林牧一聽,笑道。
“要麼說,薑還是老的辣。
對,透過這些,我基本上斷定,你們所要尋這個墓的年代可以定為在華夏漢代以後。
因為佛教傳入華夏有五種說法,分別為“秦朝說”、“西漢武帝時期說”、“西漢末說”和“東漢初說”。
前二說因為史料不可靠或不夠允分,未受到學術界特別重視。
後而說年代相近,又都有正史、野史材料作證,各執一辭,難分高下。
其中尤以“東漢初說”,流傳最廣,影響最大。
佛教界一直有漢明帝求法,佛教初傳的史話。
而真正把這些結合起來並且用到墓葬上,那就在東漢之後,魏晉南北朝的時候了。
事實上,歷年考古研究,也只有五胡亂華的南北朝,才出土了大量佛家相關的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