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林牧的話,車上所有人都點了點頭,馬超如果再不知道,那根本就不算是華夏人了。
“老大,您懂的還真是多啊。話說,為什麼寫著馬援的石碑會在緬泰,難道是他們偷來的?
不過,我看著那石碑好像特別的破爛不堪,在那裡放著也不是一時半會了。”
“這一點我也不太清楚,很有可能是馬援南征交趾的時候留下的吧,或者是後人為了紀念馬援而立的。
後來因為時代變遷,輾轉到了緬泰境內。”
“交趾?什麼交趾?古代盛產膠紙的地方嗎?”張凡是不問到死不罷休。
江思甜看到林牧依然有些疲倦並且咳嗽不止,對著張凡冷冷地說道。
“你少說兩句話會死嗎?”
張凡聽到撇了撇嘴,做了一個無奈的動作,不再言語。
林牧也知道江思甜是在顧忌自己現在的身體,不過這樣顛簸的山路自己確實睡不著,於是對著張凡繼續說道。
“交趾,又名交址,華夏古代地名,地域及其文化遺蹟位。初期包括今廣東省和今天的越國北部。
交趾來源於《禮記》,稱“南方曰蠻,雕題交址”,其風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址。
咳咳……
秦漢時候設郡,後來東漢初年,交址女子徵側、徵貳舉兵造反,劉秀派遣馬援將軍前去平亂的。”
張凡聽完林牧的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這個馬援還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江思甜也忍不住插了一句話。
林牧聽到之後,轉頭看了她一眼,微笑道。
“說起這個馬援,跟我還有點小淵源。”
“什麼小淵源?”江思甜好奇地問道。
“馬援一生東征西討,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兩平嶺南,北擊烏桓。
而這個烏桓,就是烏桓族,是華夏古代民族之一,烏桓族原為東胡部落聯盟中的一支,公元前3世紀末,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打敗之後,分為兩部。
一部退保烏桓山,而另一部退保鮮卑山,均以山名作為族名,也就是後來的烏桓族和鮮卑族。
再後來,魏晉南北朝的時候,五胡亂華中的‘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
林牧說到這裡,江思甜立刻明白過來,林牧的母親慕容婉清的姓氏“慕容”一姓,就是鮮卑族的姓氏。也就是說,林牧屬於半個鮮卑族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你是說阿姨?”江思甜雖然明白,但還是問道。
“恩。”林牧確定了她的想法,繼續說道。
“不僅我母親,我的姓氏‘林’,和鮮卑族也有莫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