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但是笑人者,人恆笑著,其實宇文婧早就洞悉了皇帝的心思,她之所以能當這個司正,靠的不是家族勢力,也不是皇后的賞識,而是自己的本事。
皇宮中大到嬪妃、女官,小到宮女、太監、侍衛,他們哪個沒有一點洞悉人心的本事,不要以為他們都是奴才所以小看他們,百官們在朝堂上尚且對皇帝戰戰兢兢,更何況他們這些在宮中每天服侍皇帝的人,在動輒便人頭落地的皇宮中,身邊的危險不亞於朝堂,沒有一點本事憑什麼立足!
男人如此,女人更是,能從一個宮女做到女官這其中要歷經的磨難何止一點兩點,更別說做到一部之長,眼光和能力必定是一流。然而就是有些有眼無珠之輩,空居高位卻閉目塞聽,什麼都看不到,什麼也聽不到,被淘汰也是時間的問題。
這件事其實實際意義並不大,只是代表朝中兩個不同的政治集團之間的博弈罷了,這就像高手過招一樣,手腳未動,但看不見的攻擊已經在空中交匯過無數次,誰能抓住那個一擊把對方擊倒的機會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一切靜待最後的揭曉!
而另一件事產生的震動甚至比第一件更大,而且實際意義明顯,那就是兩朝元老、兵部尚書秦方正自請辭去尚書之位。
自上次那件事之後,秦方正的離職似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早在前日秦方正便已經向皇帝提出辭呈,奏摺已經遞上去了就等皇帝批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大多數人看來,皇帝未必會同意,畢竟秦方正的地位和資歷不可忽視,像六部尚書這樣的重要職位向來更易謹慎。
秦方正執掌兵部多年,也是勞苦功高,是皇黨派的重要支柱,他一旦離職那麼勢必會減弱皇黨派的實力,皇帝不會不清楚這一點。
然而,這次皇帝卻做出了一個超乎大多數人意料的決定,皇帝不僅同意了秦方正的辭呈,還頒下聖旨:“鑑於原兵部右侍郎楊贊收受賄賂奪職下獄,現由左侍郎封常清代理兵部尚書職!”
其實皇帝的這道旨意已經很清楚了,說是代理,但實際上他已經是預定的下一任兵部尚書了,這是朝中一個公開的秘密。
凡是即將受到提拔的官員都要代理新職位一段時間,熟悉各種事務,然後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去掉代理兩個字了,這段時間的長短就要因人而異了。
封常清接任兵部尚書已經是決定了的事,這次皇帝的速度之快還是超過了很多人的想象,而且之前也不曾聽過多少人的建議,就這樣決定了,讓有些有心爭取的人都不敢違逆聖意。
由於秦方正本身還兼任著軍器監監正的職位,且他的奏摺中並沒有要辭去監正位置的意思,所以儘管他回家休息,但依然佔據著一個朝職,屬於半退休的狀態。
隨著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朝堂上的老臣們逐漸被皇帝有意無意的剔除出去,三年前,前工部尚書嚮應身為江充黨羽被皇帝抄家之後,隨即便任命當時只有二十九歲的侍郎田文繼任,同樣的,原刑部尚書崔談身為劉瑾的黨羽也被皇帝抄家,由當時三十三歲的齊止穰接任。
而現在,秦方正功成身退,他的位置就被現年三十二歲的封常清繼承了,原本的六部尚書中,老臣佔據著絕大多數,而現在已經有一半落在了年輕官員的手中,現在看來百官們的更新換代已經是勢在必行的事了。
皇帝的行動給了守舊勢力老臣們當頭一棒,就連秦方正這樣功勳卓著的臣下皇帝也沒有放過,說退就退,更何況是他們。
這也讓這些人十分的畏懼,皇帝在用行動告訴他們:“現在的朝堂已經不再是你們的天下了,若是識相便主動告老,否則朕只有一個一個把你們埋進土裡!”
(本章完)
喜歡皇朝風雲之弘雲錄請大家收藏:()皇朝風雲之弘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