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又計劃了一會兒,之後,霍雲看天色不早了,就主動打發三人去休息了,他們臨走前,霍雲叫住裴鈺,道:“要開始了……”那意思其實就是讓裴鈺通知皇帝,新的計劃即將啟動。裴鈺心領神會,朝霍雲點了點頭便離開了。
霍雲從門口收回目光,從腰間取出一塊羊脂白玉,上面雕刻著一隻栩栩如生的鳳凰,看它的樣式與皇帝賜給自己的騰龍玉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名字也很貼切,名叫鳳翔玉。
霍雲伸出大拇指輕輕的撫摸了上面的鳳凰,腦中回想起與她的一段對話:
“為什麼把這東西給我?皇后到底是想做什麼?”
“放心,娘娘沒有什麼別的意思。這是個人情,娘娘知道陛下很信任你,你的話陛下一定會聽的。”
“呵呵,皇后娘娘過譽了,那麼在下想問,娘娘贈我鳳翔玉是想讓我做什麼?”
“娘娘知道,陛下現在對豪門大族很反感,這其中也包括玉家。所以,娘娘想請你在未來,玉家有難之時,伸出援手,娘娘必將對你感恩戴德。”
“呵,皇后也太看得起我了。如果陛下真的下決心要剷除玉家,那豈會因為我一句話而作罷,這鳳翔玉乃是能號令玉家勢力的東西,在下愧不敢當,還是請娘娘收回去吧。”
“娘娘早已料到你會有此態度,所以特地讓我帶句話給你:‘若能得謙弟一諾,必將結草銜環以報之!’就是這樣。”
聽到那兩個字,霍雲便明白了,皇后會找上他,肯定是已經知道了他皇子的身份,而告訴她的,肯定是皇帝。
皇帝想借著這件事,將玉家牢牢的跟自己綁在一起,同時也是想讓玉家成為霍雲的羽翼,看來那件事情沒有瞞過他呀!
這次,算是又讓皇帝得逞了,想到這裡,霍雲就有氣,不過他只能接受下皇帝的“好意”。
他輕聲嘆了口氣,脫下了外衣,躺到了床上,只是他並不打算就這樣入睡,他右手墊在腦後,雙腿纏繞,這是他最喜歡的思考方式。
但是,這次皇后突然派她找上自己,霍雲還是很意外的,對皇后霍雲瞭解得也不深,雖然是他當初極力推動兩人的結合。
他一直以為皇后雖然獨立幹練,但內心純淨,沒有那麼多心機,不過這次她卻得到了皇帝的暗示,想到了自己,也算是她在培養心機上邁出了第一步。
而更讓霍雲想不通的,是皇帝的態度,過往歷朝歷代,後宮干政的事屢見不鮮,他也是歷來禁止這種事的,可是,這次卻一反常態,是否有更深層次的用意?
他側了個身,腦海中卻又想起了別的事情,一個名字圍繞在他的心頭,始終揮之不去,那個讓所有李氏子孫不願提起、避之唯恐不及的名字:趙芳媛……
宮中,李弘躺在躺椅中,雙目明亮,看著高掛的明月,耳畔淑妃的琴音繚繞,腦中卻想起了幼時在書上看到的,那段被風沙掩埋的歷史……
趙芳媛是益州趙家的第三個女兒,其父是益州刺史,其上還有兩個兄長和兩個姐姐,其下還有一個妹妹和兩個弟弟,趙家可謂人丁興旺。
趙芳媛十六歲時,已是美貌出眾,名滿益州,那年恰好碰上皇家採選,她便以美貌入選。而在歷史上,趙芳媛的才幹和她的美貌幾乎是並駕齊驅的,但當時並沒有人發現這一點。
當時的夏皇李承志只有十八歲,是其父夏平宗的第十一個兒子。歷史記載,夏平宗在位時勵精圖治,寬誠待人,開創了太元之治。可是,在他晚年時,卻在自己繼承人的問題上猶豫不決,致使在太元三十一年和三十三年,分別發生了其子為爭位而爆發的叛亂,太元治世不存。
而李承志正是在這兩次叛亂之中才嶄露頭角,進入夏平宗視線的,於是在駕崩之前,夏平宗便擬好詔書,自己一旦駕崩,李承志便可於自己的柩前即皇帝位。詔書擬好之後,過了沒幾天夏平宗便駕崩了。
於是李承志也就奉詔於自己父皇的靈柩前繼位,是為夏熙宗,但他當時才十七歲,在很多人看來這個皇帝太稚嫩了些。夏平宗在去世前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他便任命了五個輔政大臣幫助熙宗處理國事,其中包括李承志的皇叔,夏平宗的皇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