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瑛忍著笑去吩咐了飯菜回來,屋裡已經平靜下來了,二太太在分析李攸與範熙如的緋聞:“嫂子原來是看上了范家女兒,照理說,這是樁好姻緣。只是范家既然已經舉上了王府,萬一因為這些謠言,婚事吹了,只怕將來兩家就結怨了。為著大嫂子死得早,范家多年來除了每年給大侄女送東西來,就沒怎麼跟侯爺來往因著這回熙如上京選秀,兩家關係才恢復了親密。嫂子怎麼就犯糊塗了呢?用這種法子娶進門的媳婦,心裡哪會心甘情願?”
二老太太嘆了口氣:“本來范家是個好人家,熙如那丫頭,平日看著雖然天真活潑些,禮數卻從未出錯,只要管家的本事有從前你大嫂子的一半,西府就不必愁了。”
卓氏想了想,道:“前些日子范家搬出西府,入住新居,還請了親戚朋友去吃酒,媳婦也去了。看他家的宅子,門面雖小巧,但裡頭至少是三路四進的大小,都收拾得乾淨整齊,花樹都栽上了,人手也齊備,丫頭婆子進退舉止都有規矩。來的人有男客也有堂客,裡外席面都有二十多個人聽候使喚,人那樣多,卻是一絲不亂的。我聽說範三爺的家眷剛剛從山東起程,還要過些時日才能到京裡呢,犯三爺也不像是會管內務的人,想來是熙如操持的?在西府住著時,倒看不出她有這樣的本事,若日後真的嫁了過來,西府的家務,想來她也是能應付的。”
二老太太淡笑著搖搖頭:“你且看吧,若她順利地嫁進了溫郡王府,倒是件幸事,若婚事不成,她要嫁給攸哥兒,那才是真麻煩呢!她越是有本事,西府就越容易亂,還不如娶個安安份份、普普通通的女孩兒,只要不是笨蛋,誰還學不會管家呀?”
卓氏有些後悔,才誇範熙如能幹,倒像是在暗示海淑不如她似的,想來婆婆定是不高興了,忙扯起了別的話題:“方才在西府時,看著敞哥,似乎並不是真心悔過。我看他對嫂子是真沒什麼孝順的心思,難怪他媳婦也不學好。”
二老太太嘆了口氣:“他家也是捨不得孩子,不然,像敬哥兒那樣分家出去,三五天來請一次安,倒沒這些鬧心事了!只可惜敞哥兒娶了這麼一位媳婦,我看哪,侯爺八成是怕他分家出去後,會被媳婦拉到丈人家去,才遲遲不肯下決心。所以說,當初他就不該結這門親事,可惜敞哥兒鬧得太大了,連聖上都下了旨,再改不了了。只望日後她媳婦孃家出事時,別連累的咱們李家人就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卓氏忙道:“那倒不至於,一來這婚事是聖上親賜,二來咱們兩府都是忠心耿耿的,聖上斷不會犯這個糊塗。”
二老太太搖頭:“不管什麼法子,若能叫他疏遠了丈人家就好了,只是我看他糊塗得很,只怕心頭#著呢,未必肯聽他老子的話。”
卓氏聞言不由得想起了梁太師要給李敞安排工部官職的事,忙告訴了婆婆,二老太太大吃一驚:“你怎的不早說?!趕緊讓人請了侯爺來!”頓了頓,又叫住了眾人:“罷了,這種事連你都知道,侯爺怎會不知?!”又唉聲嘆氣,說李敞糊塗。
春瑛擺好了飯菜,又命人去請四小姐,回來看到這個情形,便小心翼翼地問:“老太太,午飯已經備好了……”二老太太卻沒心情吃飯了。
春瑛方才也聽到幾句,低頭想了想,笑道:“老太太何必煩惱?二少爺和二少奶奶都吵到這個份兒上了,哪裡還會跟妻子孃家親近?奴婢倒覺得,他其實是想當官罷了,這也容易。工部的官不好做,那就找個好做的官職,既堵住了別人害二少爺的路子,又能叫二少爺知道親人的好。況且,有了官職,他就算是成家立業了,那以後……想必能比如如今穩重些?”其實她更想說分家也更有理由,但想到這話好像不該她說,便改了說法。
二老太太笑了,拍了拍她手背,挪著起身:“好了,這都是別家的家務事,咱們還是少管吧。吃飯了,雅君呢?”卓氏也心情很好地衝春瑛笑了笑,然後回答:“已經讓人去叫了,想來馬上就到的。”話音剛落,便有丫頭在門外報說:“四小姐來了。”順便打簾子。東府一家三代女性便和樂融融地開始了用餐。
春瑛站著服侍完她們用過午飯,再侍候二老太太午睡,見她睡著了,便叫過一個小丫頭接手打扇子的工作,回到自己的房間,只覺得身上累得慌,立刻就撲上了床。
這侯府的事真是複雜,本來有太太安氏、二少爺李敞和崔曼如這幾隻地雷在,就夠麻煩的了,還跟梁太師做了姻親,那可是必死無疑的主兒!只要現在的皇帝把龍椅坐穩了,梁家就逃不過一個死字,皇帝要是仁慈些,興許不會殺太多人,但沾親帶故的人家總是會受影響的。
現在二少爺夫妻感情還算好,將來出事,只要休妻就能斷絕關係,萬一有了孩子,那才是造孽呢!
春瑛躺在床上,開始盤算,為免將來侯府受姻親連累,繼而連累到東府,自己還是進快想辦法離開吧,當然,自家父母那邊也要加緊動作了。主家入罪,奴僕都是要發賣的,就算有姐夫在,也保不住有意外……
於是,她一邊小心服侍二老太太,一邊託人送信給父親。近來二嬸產期臨近,二叔已經沒心思管別的了,連大少爺府裡的事務都交給了屬下,她也不好去打攪,只好請父親想辦法在近期回京一趟。她感覺到,現在自己在二老太太和二太太面前越來越受看重了,也許那個贖身的計畫可以提前進行,不過這件事必須好好籌劃,儘可能一次成功,但提出申請的方式必須謹慎又謹慎,免得招來兩位大boss的反感,那以後想要再試就麻煩了。
就在春瑛心急地等待著父親迴音的同時,侯府有了新傳言。侯爺似乎是發現了自己平時對次子的忽視,心生愧意,加上小兒子的勸說,他決定發動關係網,給次子謀一個官職,最後在大女婿靖王的幫助下,給次子裡敞求倒了一個禮部儀制主事的位子。
這是個六品的小官職,負責教離駙馬的。
如今皇帝的公主還沒滿週歲,先帝的公主只有兩位,都出嫁多年了,駙馬自然是不用再教,因此這個儀制司主是不過是個閒差,每天只需要上禮部點個卯就行了,李敞倒是喜出望外,他只是想要個正京官職,說出去好聽罷了,倒不是真心要做什麼官,雖然這個位置沒什麼實權,也沒油水,但難得卻是個六品,比起童年的狀元公,還要高上半級呢!他立刻就四處發信通告,還盤算著要去拜訪幾位在翰林院供職的同年。至於妻子孃家捎過來的信。他一想到妻子梁氏的罪狀,便氣不打一處來,也不看信,隨手往書桌上一扔,便尋通房丫頭們和樂去了。
沒過幾日,又有訊息傳來,說溫郡王府的王妃認了範熙如為乾女兒,還把自己年輕時戴過的一對金鑲玉簪子送了她,於是關於溫郡王府要娶范家女為媳的謠言便漸漸平息下來,倒是有人記得,范家女兒跟侯府的三少爺似乎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想來她是要嫁侯府的了?這下即使沒有安氏的推波助瀾,京中人家也議論起這件事了,卓氏幾次要闢謠,成效都一般,只好回家向婆婆和嬸孃請罪。
二老太太只是嘆氣,沒說什麼,侯府的老太太則教訓了府中嚼舌的男女僕役一番,還親自罵了花姨娘一頓,下令她禁足,也不許二少爺和二小姐見她,甚至不顧她的哭求,禁止她出席二少爺李敞新官上任的慶功宴。另一方面,安氏又“病”了,大少奶奶荊氏因為身體痊癒已久,再度被太婆婆召回侯府主理家務。同時,老太太還跟兒子私下商議了半日。第二天,侯爺便正式向范家提親,求娶範熙如為嫡子正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外頭傳言沸沸揚揚的,春瑛都沒什麼心思去管。她收到了來自二叔家的口信,二嬸生產了,同時,她父母也回到了京城。她立刻就去求二老太太,得了一天的假日,回家探親。
路二嬸生了大胖小子,出生後三天,身上的緋紅已經褪盡,顯得白白胖胖、玉雪可愛。春瑛小心翼翼地抱著小堂弟,輕輕香了一口他滑嫩的小臉,惹得他張大嘴打了個呼嚕,從小鼻孔裡噴了個泡泡出來,便扁扁小嘴扭開了頭。
春瑛笑呵呵地回過頭對路二叔道:“二叔,小四真可愛。”路二叔兩隻眼睛的視線就沒離開過兒子,聞言大為驕傲:“那當然,也不瞧瞧是誰的兒子!”
路媽媽掀了簾子從裡間出來,忍不住笑話他:“我倒覺得孩子像娘,只有兩條眉毛向二叔你!阿彌陀佛,菩薩保佑,幸好是像娘多些,長大了也能出落個俊秀模樣,不然都像你似的,豈不是又要老大年紀才討得到媳婦?”
春瑛和路大都笑了,連在裡間陪坐月子的女兒的親家母也大笑出聲,道:“年紀大些有什麼要緊?年紀大些,才懂得疼媳婦呢!只要兩口子和和氣氣的,就是有福氣了!”
眾人又笑了一場,路有貴才問弟弟:“如今我們只知道孩子乳名是小四,大名是什麼,你可想好了?依我說,不如等過了週歲,再起一個也不遲。”
路二叔道:“前兒孩子才出生,我跟他外公就商量過了。我覺得大福大壽都好,他外公則喜歡”榮“字,說是路榮路榮,就是福祿壽的祿,又有榮光,必有大福氣的。我想起霍家的表少爺,不就叫榮哥兒麼?平日偶爾也來拜見大少爺的,重了他,叫人知道倒不好,便請大少爺賜一個,大少爺說,那就索性福壽榮祿俱全罷,起了個名字叫四全,又依了孩子的乳名。我聽著還行。”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喜歡紈絝皇子:盛寵囂張嫡女請大家收藏:()紈絝皇子:盛寵囂張嫡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