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因為停電今天四更,把缺少的二更補上,新人收藏點評支援下。
李秀寧聽完李羽的分析後,沉默許久,馬上問道:“你的意思,是不是咱們現在不能在鄠縣久待了嗎?”
“是的,鄠縣離長安太近了,防禦縱深太小,轉圜餘地也太小,對咱們很不利。最好去武功縣,以哪裡大山做根據地,武功縣多山,適合隱藏,防禦縱深也大,前可攻退可守。”李羽道:“如果你父親要是打下潼關,咱們就可以佔領鄠縣,和你父親一同夾擊長安,這樣你們李家爭奪天下的基業就成功了一半。”
“嗯!你分析的太對了,但是長安的內線裴矩秘密發來書信,陰世師現在已經知道咱們的情況,不過他暫時還不知道咱們有多少兵馬,短期內不會攻擊咱們。”李秀寧說道。她讓李羽放心。
李羽考慮一會,搖搖頭,道:“即使如此,目前要提前做準備了,讓婦孺老人,提前向武功方向轉移吧!”
“你這個提議非常!我開始安排人手準備向武功轉移,我希望你這次帶兵做先鋒如何,打通通往武功的道路。”李秀寧當即答應下來。
“這個還是你親自來吧!我只出主意,事情還是有你們來辦。”李羽沒有考慮直接拒絕了。
李羽以後不打算再出什麼注意了,李秀寧現在已經開始開始招攬自己,再出風頭,以後還不知道有什麼麻煩事等著自己那。自己是修士以後還是以修煉為主,最好不干涉人間的俗世,就笑看天下風雲好了,偶爾再幫她一下。
而且他也不打算干涉,李秀寧成為統領千軍萬馬的女將軍的軌跡,只要改變她人生際遇,不香消玉殉就行了,李羽心裡已經有了決定。
李秀寧聽到李羽拒絕了自己的請求,感到很意外,後來想了下就理解了,李羽是個書生,雖然懂兵法,畢竟沒有領過兵打過仗,也不在強求了,就是讓他暫時留守,幫忙管理鐵匠作坊和製鹽作坊這一塊,李羽也答應了。
三天後李秀寧就帶兵出發去武功,李羽則是留下,暫時管理鐵匠作坊和製鹽作坊。
…………
就這樣,一個半月就過去了,長安的陰世師也沒有帶兵過來圍剿,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大量的青鹽被福伯秘密的走私了出去,換回大量的物資和生鐵,生鐵又經過鐵匠作坊快速的生產出來的武器,源源不斷的分發到士兵們手裡。
李秀寧和歷史史料記載的一樣,沒有太大變化,收編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義軍,勢力大增。用一個半月的時間勢如破竹,連續攻佔了武功,周至、始平等地。
何潘仁看到李秀寧的實力大增,經過李學義的勸說,再加上免費給他提供一大批青鹽,何潘仁最後還是按著歷史投靠了李秀寧。
和歷史上不一樣的地方,是李羽提供了製鹽之法,又改良了鋼鐵,所以李秀寧不缺錢財和武器,士兵的待遇遠遠超過別的義軍,在加上軍紀嚴明,令出必行,在這個亂兵四起的年月裡,李秀寧的軍隊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擁護。
和歷史上一樣老百姓將李秀寧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娘子軍在附近幾個州縣威名遠揚,很多流民不嫌路途遙遠紛紛都趕往娘子軍的地盤上,又紛紛加入娘子軍。
二個月的時間,除了收編的義軍外,又招收了四萬多計程車兵,現在的娘子軍已經達到了十二萬,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的七萬人,
李秀寧大肆招收士兵,而且連續攻佔附近的州縣,終於引起了長安留守衛文升的不安。
……
長安城留守府!
留守府內,主位上端坐著一位七十多歲老者,面容枯黃,臉上沒有什麼血色,不停的咳嗽,此人正是輔佐代王楊侑,長安留守——衛文升。
坐在下首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將軍,面相忠厚,頗有武藝的模樣,他就是左翊衛大將軍陰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