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從村長叔那回來,毛氏和蘇瑾已經給他準備好了飯菜。吃著大嫂剛給煎出來的帶魚,一口氣吃了三碗飯,還覺得意猶未盡。
這飯量可把毛氏嚇壞了,堅決不讓他吃了。“喜歡吃,晚上再吃。”怕娘擔心,二郎才放下碗筷,跟大家夥兒說了,他這幾天的去向。
他那天心灰意冷的離開家,就去了北山上的寺廟,想在寺廟裡落髮為僧。
寺廟裡的住持,看他那麼年輕,就讓他留在廟裡待幾天,如果到那時,他依然想皈依佛門,在給他落髮剃度。
這幾天他就待在廟裡,跟著僧人一起做活,這個季節正是收麥子的時候,廟裡的僧人也不例外。
他看見年輕力壯的僧人,天天都累得汗流浹背。想想家裡的爹孃年紀大了,大哥身子又不好,弟弟們還小,就受不了iao)了e)。
今個兒天一亮,就告別了主持往回趕,下晌才到家。
聽二郎說完,顧老爺子都感到後怕,怪不得找不到人,誰也沒想到二郎會去寺院。
看著失而復得的二兒子,毛氏是拉著二郎的手不想鬆開。睡醒了的大福,看見爹爹回來了,伸出小手讓抱抱。
摟著二郎的脖子不鬆手,他也知道這幾天爹爹不在家,奶奶很擔心。抱著懂事的兒子,二郎會心的笑了,大不了以後守著兒子過日子。
二郎回來了,公婆這幾日緊鎖的愁眉終於舒展開。看著一家人開心的樣子,蘇瑾大聲的宣佈:“我們晚上吃頓好的,慶祝二郎回來。”
蘇瑾把肉拿過來,準備剁肉餡兒。“嫂子,吃啥好的?這帶魚已經夠好的了。”六郎眼巴巴的說。
“早上蒸饅頭剩下一些面,我在和一些,晚上咱們吃包子。”
“包子?可是武家酒樓賣的那種包子嗎?”顧家和驚喜的問道!
“是,就是那種包子。”
“瑾兒咋會?”毛氏問出口之後,才想起來,那日陳氏母女說的話。“武家酒樓的包子秘方是瑾兒賣給他們的?”
聽婆婆這麼問,蘇瑾只好點頭。
顧老爺子當時就把腰板兒給挺直了,他可是知道的,那武家酒樓的包子,每天要買可是要排隊的,去晚了都買不到。
知道晚上吃包子,六郎就嚷嚷幫忙剁肉餡兒。蘇瑾想想,這還真的是個力氣活,就讓六郎幫忙。
自己去菜地裡拔白菜,割韭菜。她都想好了,家裡人多,包兩樣餡料的,白菜豬肉和韭菜雞蛋。
看著天色差不多了,太陽沒有正午那麼烈,老爺子招呼兒孫們下地繼續收麥子。老萬氏這回說啥都不去了,她覺得自個兒的尊嚴被挑釁了。
老爺子也沒理她,大萬氏到比上午積極了許多,她見老萬氏壓不住大房人了,心裡慌慌的,再也沒了先前得勢時的囂張。
有二郎回來了,大房人的狀態,一下子提升了一個新高度,幹起活來更是事半功倍。大家一鼓作氣,把這十畝地剩下的部分,輕鬆的收割完畢。
老爺子看大家興致正濃,又把道南的麥子收了好大一片。
毛氏和顧家和夫妻倆對望了一眼,又看看麥子割的飛快的二兒子,在瞅瞅拎著籃子跟在後面撿麥穗的大兒子,兩個人心裡,是前所未有的滿足。
二兒子回來了,大兒子竟然能夠拎著籃子拾麥穗了,這個認知,讓他們欣喜若狂。毛氏甚至想著,等閒暇之餘,一定去廟裡上柱香,謝謝菩薩保佑他們一家平安。
而顧老爺子眼裡這一幕,似乎成了他眼中最美麗的風景。人老了,年紀大了,圖的就是一家人的和樂融融,平安順遂!